第174章 收获,总是伴随着喜悦-第2/3页

加入书签
    对于一个皇帝来讲,能让老百姓每日都有一口吃食,没有饿殍遍野,那他就是个明君了。

    再就是这东西不怕多,不仅可以直接实用,还可以加工很多吃食出来。

    红薯干,红薯面,红薯饼等等。

    尤其是叶风研究出来一样可以媲美面食的吃法就是红薯粉条,配上各种佐料,据说可以拿到食肆去售卖。

    那个粉条还有一个好处是容易保存。

    当然了,这些要等过段时间才能做出来。

    最适合目前老百姓吃的,可以混在糙米里一起煮食。

    红薯真要在全国推广开来,太康朝的人口绝对会大幅度增加。

    洋洋洒洒的,楚太宰写了好长一摞纸。

    他没回京城,派了八匹快马带着红薯和各种做法去了京城。

    红薯不是说起出来就没事了。

    在收获过程中,先要保证这些红薯没有受损伤。

    接下来要放在太阳下晾晒。还要挑出来破损的,再就是要将它们放到叶风提前挖出来的红薯窖里。

    再就是还能种一季。

    这回再种植,面积就大了。这种子可是有三万多斤呢。

    下一季成了,明年真的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么重要的时刻,楚太宰可不敢一走了之。

    最起码要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然后也要等皇帝的批复。

    在这期间,叶风用一些品相不大好的不适合种植的红薯磨了面,还做了红薯干,做了红薯粉条,无论哪一样,别说对普通老百姓了,就他们这些当官的日常也吃得。

    比如红薯粉条。

    可以将其放在古董羹里,煮熟了之后,沾上拌料,味道鲜美。

    还可以单独吃,就跟面条一样的做饭。

    红薯粉条的做法还不是很复杂,他是全程都跟着看了。

    用石磨就能将吃食给做出来。

    这红薯粉条,和主粮也不差啥了。

    当然了,这是推广之后的后续了。

    就如今从地里起出,用地窖储存好,就能解决老百姓挨饿的问题。

    不敢说三年之内不会有饿死的老百姓。

    但基本也差不多。

    这个数字对于宣晖帝来讲,太有诱惑力了。

    三年啊,有的皇帝穷其一生,也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接到圣旨的楚太宰没走,而是就在大松庄住了下来。

    这一次,皇帝大手笔,竟是知道叶风心中所想一般,将大松庄给了叶风。

    这比给他赏银和升官都让叶风开心。

    没人能理解国人对土地的热爱。

    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东西。

    楚太宰和叶风说,皇帝吃了红薯做的吃食,大加赞赏,还特意办了一个红薯宴让臣下们跟着一起品尝。

    至于一点点的副作用,和关乎到百姓生死的大事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这一次没有给叶风升职,因为他这任职期太短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是连试用期都没过呢。

    一个试用期都没过的员工。得多大的背景就直接升职当主管?

    可却给了叶风赏银千两,另外推广种植资金五千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