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颍川之主 郭嘉评袁绍,法正老父亲来算……-第3/4页

加入书签
 不过燕绥还没等来郭嘉和法正,就先等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老父亲——法衍。

 法衍带着两个仆从,日夜兼程前往阳城县衙,结果扑了个空,法正还没到呢。

 法正还在路上同差役游山玩水,遇到繁华的城镇就多停留一会儿。差役遵照庄主的吩咐,以法正的意愿为尊,一路陪吃陪玩陪喝陪聊,不敢有不周之处。

 所以法衍都到了,法正连影子都无。

 面对法衍的质问,燕绥难得心虚,万万没想到法正直接离家出走了,更后悔自己忽略了法正的家人,连连行礼赔罪:“此事是鄙人思量不周,不知郎君只有十四岁。”

 反正快要过年了,她直接把法正的年纪往上加了一岁:“听说郎君才华出众,忍不住邀请他前来阳城相助,实在没想到会让您骨肉分离啊。”

 虽然汉代男子二十才及冠,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十四五岁当家的儿郎不在少数。纵使法衍再生气,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法正只是个孩子。

 虽然燕绥再三挽留,要盛情招待他,法衍还是一脸淡漠地拒绝了:“衍这便去驿馆静候燕县令消息了。”

 望着法衍的背影,燕绥叹了口气:“怎么感觉法正一来就会被带走呢?”

 这可不行,她唤来许褚:“送一封信给文若。”

 驿馆在县衙不远,高高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着,写着一个大大的驿字,远远就能看到。法衍带着仆从抵达了驿馆,定睛一看,不由有些惊讶。

 这么大规模的驿馆,他还是第一次见,就算洛阳也远不能及。

 只见道路的两旁,皆写着驿字,一排显然是新修建的,足足有两层,屋舍齐整,光楼下就有二十间。尚未租出去的房间都开着窗户,露出里面簇新的床榻、箱笥、脸盆和铺盖,屋子不大,里头的用具却一应俱全,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法衍刚走进门店,一伙计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客官要住上几日,马匹就交由我们来牵吧。”

 伙计见法衍文人打扮,立即拿来了一张硬纸:“客官,我们什么房间都有,您看需要哪种?”

 一个驿馆,竟然有这么多花样。法衍顺着纸张看去,只见上面写着单日价格:

 双床榻小房间60钱,单床榻小房间50钱。

 双床榻大房间100钱,单床榻大房间80钱。

 双床榻豪华间150钱(含两人早餐),两室小院落300钱(含两人早餐、包喂马)。

 法衍问:“若多加一人早餐几钱?”

 “回客官,早餐20钱一人。”

 “那就来一个两室小院落。”

 “客官请往里面走。”眼看着来了大客户,这个月的月钱有望随着驿馆的收入增长,伙计笑得牙不见眼,引着法衍往里面走。

 “这驿馆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伙计笑道:“乃是燕县令下令所建,专门为往来客商歇息用的。您也知道,老驿馆住得潮湿逼仄,一向不为人所喜。自从建好了新的驿馆,客商都宁愿多赶几个时辰的路,也要歇在阳城哩。”

 更何况阳城外每天都有新市,能够省下一笔市租。

 法衍熟读大汉律典,闻言皱眉:“我大汉法律规定为官者不得经商。”这个规定从秦朝时就开始,延续了数百年。

 若是官员经营铺面,凭借自身的权力,普通百姓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肯定都被挤兑到关门。

 伙计笑呵呵道:“您不用担忧,我们是县里的铺子,同隔壁是同一家,都是专属官营哩。”

 旧驿馆依旧会根据符文为来往官差免费提供食宿、喂马以及换马。这个年代还没有人训练飞鸽传书,只能靠马匹来传递公文和物品,若是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传送消息,马匹跑够六十里地就得换掉。

 因此每个县城里都会设有驿馆,若是县城之间隔得太远,那每隔六十里就会再设驿馆。

 自从燕县令上任后以工代赈,在马路对面修筑了许多新房,新房的条件要比旧驿馆好很多。往来的官差一对比,几乎都会自掏腰包住新房。

 “俗话说,官不与民争利。”法衍眉头没有松开:“难道民间就毫无怨言吗?”

 “官爷要运送公文和物资,本来就不往私人客舍去的,而我们驿馆收费的房间对小的客商而言偏贵,依旧会去寻便宜的客舍。”伙计忍不住替自家县令多说了几句:

 “说实话,有了燕县令促进新市和整顿城里秩序,来来往往的人比之前多出来不少,城里所有店铺生意都好了,也没有地痞流氓敢来铺子里要钱撒泼,哪有怨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