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龙现世-第2/5页

加入书签
    秦双儿欣然答道:“我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捡鱼。”

    “捡鱼?”

    “对呀,母亲说每逢修河都需要先把河的上游堵住,等下游河水见底了,人们才能下河铲除淤泥,所以清除淤泥的时候可以捡到很多搁浅的或者泥鳅一类的鱼。”

    在秦双儿的解释下,陈星恍然大悟,因为河水突然干涸,很多鱼类还没反应过来就搁浅在泥坑里了,此时随着人们的挖掘和铲除淤泥,搁浅的鱼就无处可逃了。但是因为朝廷明文规定杂役修河时不可停下摸鱼耽误工程,而且岸上有监工,遂村里妇女老少若有得闲者,会跟着去捡鱼,监工们对于不影响工程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太平县四处环山多石灰岩溶洞地貌,其主河太平河水源头据说是某座高峰半山腰的巨大溶洞,溶洞底下源源不断地涌出甘水,积累成湖,名太平湖,沿一湖口从半山腰冲刷而下,横跨整个太平县,夜以继日地就形成了主河河床。

    太平县主河有两个神奇之处,其一便是以往江南曾接连不断遭遇干旱之年,众多州县饮水一瓢难求。但是太平县主河的源头太平湖却从未有过干涸,便是干旱之年,湖水水位下降亦有限,足以满足全县百姓饮水,所以大旱时期曾有他州县百姓不惜远道慕名而来求水。但太平湖水虽甘甜解渴,可太平县百姓长期生饮者却多有腰部绞痛之疾,这便是太平河水的第二个神奇之处了。起初人们以为是河里水神责怪百姓饮水不知感恩,以此来惩罚他们,更有人言亲眼见到湖中有白龙翻江,众口成烁,百姓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所以太平县的百姓就在源头湖边半山腰处建立了一座白龙庙供奉水神,每逢年过节之际百姓多去祭拜。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百姓深受腰部绞痛之疾困扰,无知的人们以为患此疾者都是心不诚之人。直到后来有一位云游至此的神医尝过湖水后,又检查了患疾者和家中烧水锅,见锅底覆有一层白色污垢,便教化太平县百姓,湖中水需烧开后方能饮用,否则体内身石必受绞痛之苦,至此百姓才习惯了烧水而饮,腰部绞痛之疾果然减少了。

    行走近一个时辰,陈星终于见到了太平河。太平河源远流长,宽达数丈,深约两丈余,两岸灌木干枯萧条,阳光高照,即使身穿单薄也未觉凉意。因今年征杂役修河有众多村落参与,新丰村只需要负责其中一段河床即可。等新丰村村民来到时,河床水位已经退落见底了,河床底部更可见枯枝水草杂乱堆积。监工就在不远处的岸边一棚子中,每日上下岗前村民们都需先到监工处登记,方便记录各户服役情况。

    脱下布鞋,撩起裤脚,陈星觉得既然修河只需要挖除淤泥,便以为工程就简单了,殊不知才刚下河,半条腿就深陷在淤泥当中,寸步难行,淤泥中更是掺拌着尖锐细石和贝、螺壳等硌脚,还好常年务农者皮糙肉厚,赤脚踏黄土习惯了。修河需要先清除水草和枯木,然后才是挖泥铲至簸箕中,再挑上岸边巩高河堤。为了不影响修河的工程,修河时捡鱼者是不能下河的,只能等他们把水草和淤泥挑上来时,鱼虾多参杂在其中,捡鱼的村民才能向前翻弄倒腾出鱼虾来,然后放至自己的竹篓中。

    秦双儿算是这捡鱼的村民中年纪最小的了,其明显比大人矮小的身板此刻终于体验到了美中不足的短板,一个时辰过去了,每次有新夹带着鱼虾的水草和淤泥被挑上岸,村里妇女们就会一拥而上,那阵仗围得,简直比上游的截流还密不通风、水泄不通,等秦双儿艰难挤进去时,别说小鱼了,连虾米都没了。

    陈星原本是在挖泥的,但是当他注意到秦双儿的现状时,便赶忙拿起身边的空簸箕,然后捞起大把的水草和鱼虾装入簸箕中,若是看到有泥鳅或者有大点的鱼儿,陈星还会趁监工不注意把其捧进簸箕,然后再看准时机,等有人挑水草淤泥上岸那群妇人一拥而上后,陈星便后脚跟上,满满一簸箕挑放在秦双儿面前,秦双儿欣喜雀跃,忙弯腰低头捡鱼,可怜她竹篓中的小虾米,这下总算有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