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用那么急的-第2/3页

加入书签
    “更何况,张良若非对自己的身手有自信,也不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只可惜当时在博浪沙出行时,秦始皇有四辆座驾,张良判断不出秦始皇到底在哪一辆,才未能行刺成功而已。”

    再度感慨一番,林秀川的语速快了起来。

    “先秦至汉初,自兵法中悟出武学的先有胜玉,后有张良,再往后还有数之不尽的武学名将,他们或留下了传世的武学,或留下了传世的传说。”

    “传说,西汉霍去病自创的‘梅花枪法’;东汉童渊自创用的‘百鸟朝凤枪’;三国赵云在‘百鸟朝凤枪’基础上改进的‘七探蛇盘枪’,这些武学中,都有‘胜玉枪’的影子,或者说,他们都是从兵法中得到的灵感、悟出了武学。”

    “再往后,两晋南北朝的北齐名将斛律光;灭北齐、平南陈的大隋之名将韩擒虎;韩擒虎的外甥、大唐卫国公李靖;李靖的弟子、‘灭三韩、擒其主’的苏定方;五代十国的第一猛将、十三太保李存孝;宋代名将、临终前不忘三呼‘过河’的宗泽,据说,这些人所会的‘定军枪’,也是源自兵法。”

    “这些武学,主要还是以用枪为主,直到大明时期,戚继光一改前朝兵法,写出《纪效新书》时,从同袍俞大猷那里听取了许多建议,也记录和很多后者的兵法、武学,其中便有俞大猷将枪法和拳法合二为一、使其更适应那时的战场的拳法‘巴子拳’,也就是‘八极胜玉枪’的真正雏形。”

    “再往后,朝代更替,时代变化,一代代兵法武学兼修的大家宗师,一步步改进‘巴子拳’,又追根溯源,终于才有了现在的‘八极胜玉枪’。”

    说到这里,林秀川终于觉得,自己将“八极胜玉枪”的渊源来龙说了明白。他的心中满是憧憬和激动,他感觉这一世界的华国虽然和穿越前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但渊源流长这一点没有任何差异,甚至在武学这方面还有明显的超越。

    而这时,他也终于回过神,想起是在跟水谷唯解释武学来历,但刚才只顾着自说自话,不由得有点歉然。

    他低下头,下意识想说些道歉的话,却看到水谷唯望过来的眼神里,满是和他心情相似的憧憬和激动。

    一时间,他有些发怔,他不知道水谷唯为何而这样,他只能先道了句歉。

    “抱歉啊,小唯,我光顾着说得开心了,你……你有那里没听懂吗?我可以再解释给你的。”

    听到询问,水谷唯只是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双眼一眨不眨地望着林秀川,良久,她才轻轻地摇了下头,柔声笑了起来。

    “其实,我很多都没有听懂……”

    刚说了这一句,她就笑了一声,“嘻,不过我感觉没有关系呢,只要秀川说得开心就好了呀。”

    “而且我虽然很多没有听懂,但也能明白,父亲给秀川找到的这门武学,一定很是厉害,那么秀川只要好好练习,以后就再也不用害怕了。”

    “还有就是,我发现,秀川你竟然对华国历史了解那么多,看来你很喜欢那个国度的文化呢,看起来,我以后也要好好了解一些,这样才不会像现在这样,听不懂秀川在说什么。”

    林秀川怔住了,他感受到了水谷唯这番话中对自己的心意,他忍不住双臂收拢,将女友抱在怀中。

    片刻后,他轻笑一声,点头道:“嗯,是的,有伯父帮我找到的这门武学,我真的不需要再害怕什么了。”

    说着,他昂起头,有点无法控制地再度感慨起来。

    “华国有句话,叫做‘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那‘太极’既指先秦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道家思想,也指元明时期的武学大家张三丰宗师,自《道德经》等典籍中悟出的‘太极拳’、‘太极剑’等等武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