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禽滑釐暗助成就秦帝国 远交近攻六国各个击破-第3/7页

加入书签
    来的正是禽滑釐说的铸剑名师欧莫牙,也是墨家弟子,妻子芳枝,六岁的儿子欧鑫池,另一位同来的叫王俞,是鲁班的后人,木工大师,妻子班规,两家都是当今顶级的能工巧匠。

    在禽滑釐茅屋草舍住所,欧莫牙、王俞见过秦三阳和禽滑釐,仔细端详,欧莫牙身高八尺,面色红润,头扎缁帻,身着宽袖曲裾深衣,腰系铜钩丝带,脚穿麻屦,亭亭飒爽,王俞身高六尺,矮胖身形,身穿宽袍深衣,面色白嫩,鼻直口方,眉目端庄。

    禽滑釐听到异响,寻声到欧莫牙身背之物,欧莫牙脱下身背丝锦包裹之物,打开呈现黑檀木剑鞘,素铜护环,拔出宝剑,寒光四射,三尺剑身,橙色,剑身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原来是泰阿宝剑。

    禽滑釐盯着宝剑呆栗片刻讲道:“据传说,晋国为夺楚国镇国之宝‘泰阿剑’,出兵伐楚,围困楚都三年,楚国欲城破之时,楚王无奈亲自拔剑迎敌,突然泰阿剑剑气激射,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晋军全军覆没。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

    欧莫牙讲道:“禽老前辈,您所不知,我这把剑是我家始祖欧冶子,留传下来的,其实‘泰阿剑’有两把,一把是雄的,一把是雌的,楚王那把是雄的,我的这把是雌的,如果有一天两把宝剑相遇一起,将是剑气横飞,掀起惊涛骇浪,天昏地暗的景象。”

    公元前351年初夏,禽滑釐对秦三阳说道:“秦王为周王室养马荣功授爵,养马是秦国的强项,但随着频繁征战,战马需要量与日俱增,草场本来面积有限,加之草场退化,养马人员不足,管理颓废,马匹数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因此急需扩展草场面积,寻找新草场,只能把猎场变草场,现大多猎场都在王公贵族手中,已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把这些猎场收归国有,增加养马人手,扩充草场面积,引进西域良马种,壮大养马业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三阳你看你是不是考察一下饲马业?谋划个振兴养马方略,为日后统一大业早做准备。”

    秦三阳说道:“这些日子整天忙忙碌碌,胡子眉毛一把抓,也没看出有啥成效,还是按老前辈的想法,突出抓重点,解决主要问题,先重点成就一两个行业,就先从养马和铸金业开始吧,明天我就着手筹划。”

    第二天,秦三阳来到大良造府,见卫鞅说道:“秦国饲马草场面积小,不能保证国家征战所需战马供应,大面积山场都在王公贵族手中,应收归国家,扩大秦国饲马规模。”

    卫鞅答:“现已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山场猎场依法可收归国家,现奏请我王发一道文告,全国内猎场、山林都收归国有,国家统一使用。奏请我王授少府玺,派你去全国巡视勘察,划定中央草场。”并派山管随行。

    接旨后,秦三阳骑矮鞍枣红马,山管和少傅乘骖马车舆,来到咸阳西周室大牧场,渭河北岸几十间茅草覆顶的大棚马厩非常抢眼,横杆木柱马槽,一排排矗立马厩前,三匹骏马拴在木柱上,悠闲地吃着草,十几间土垒瓦舍村庄,坐落在渭河北岸宽阔的坡地上,渭河南岸一里长的木栅栏围成的马圈非常宏大,渭河两岸沃野百里,近处牧草稀疏,马粪堆堆,泥土裸露,车辙轨迹马蹄印遍地,眼前景象有些冷清凄凉。远处牧草丰拥,绿草青青,郁郁葱茏。

    见过司马伯义,引秦三阳一行人视察周室大牧场,伯义讲:“这个马场,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先祖就是随秦始祖非子最早来这里为周天子牧马的,到我这代不知已经几代了,也不知饲养多少匹骏马了。现在这里牧马的设施还算齐全,只是国家需要的马匹逐年增加,这里已不堪重负了,我已经按照大良造的要求,分流一些马匹到新的草场去饲养了。现在是牧马的人员增加了,但粮食供给没有跟上,有一家马奴的媳妇,由于吃不饱,奶水不够,新生的娃子都夭折了。你们看让我这做司马的怎么办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