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侠客岛-第2/3页

加入书签
    林平之一路直奔山中后,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森林。他努力回忆书中的描写,寻找那条指路的深涧。转了几圈,走了些冤枉路,林平之终于找到一道水流喘急的深涧。林平之大喜,有了溪流就好办了,只需沿溪而上,就能找到。

    原著中这里有小径和山路,估计都是龙木二岛主后来修建的,现在可什么都没有,只是崎岖难行的热带丛林。好在林平之轻功非凡,倒也能克服艰险,沿溪而上。

    一路沿着山涧渐行渐高,转了两个弯后,只见一道瀑布从十余丈高处直挂下来,看来这瀑布便是山涧的源头。林平之大喜,找到瀑布就好办了!这里就是山洞的入口。

    林平之仔细看去,瀑布下的水帘之中,依稀有个黑黝黝的洞口,他当即一跃而入。眼前果然是一个巨大的山洞。

    林平之沿洞进入,洞穴颇为复杂。有的地方甚是狭窄,需要匍匐前进,有时却豁然开阔,只觉渐行渐低,洞中出现了流水之声,琮琮铮铮,清脆悦耳,如击玉罄。

    山洞中支路甚多,每逢支路,林平之都动用寻宝鼠小红这个大杀器,让它一一探查,从中挑选最合适的路线。

    在洞中行了两里有多,出现一个甬道,明显是有人工琢磨的痕迹。林平之心头一喜,看来马上就要到了。

    果然再往前,就进了一个宽绰的石室,东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壁上刻得有图有字。

    林平之急忙走近端详,壁上绘的果是个青年书生,左手执扇,右手飞掌,神态甚是优雅潇洒。

    图画旁边刻着“赵客缦胡缨”五个大字,笔锋甚为潇洒。这五个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仔细辨认,发现都是些注释。其中对这个‘胡’字的注解说:“胡者,西域之人也。新唐书承乾传云: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

    林平之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了!

    图画的注解颇多,比如胡璎的注解:“庄子说剑篇云:‘太子曰:吾主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缦胡之缨,短后之衣。’司马注云:‘缦胡之缨,谓粗缨无文理也。’”

    林平之读过侠客行这本书,自然知道这些注解都是糊弄人的,什么用都没有。他按照书中所描述,仔细观察构成图中人身上衣摺、面容、扇子的线条,一笔笔均有贯串之意,当下顺着气势一路观将下来,果然自己体内的内息也依照线路运行。比如图中人右袖线条,就对应着‘足少阳胆经’的运行。

    林平之照着练了一会儿,就停下来。这套内功施展方法虽然精妙,却比不上北冥神功和金关玉锁二十四诀。对他也没什么用处。所学在于精,而不在于博,学得太多也没什么用。

    林平之越过这个石室,来到下一个。这个石刻对应‘吴钩霜雪明’五字,乃是一套剑法,却藏在那些说明文字的笔画中。林平之大概看了看,也跳过去了,剑法再好能超得过独孤九剑吗?

    第三座石室对应‘银鞍照白马’。林平之注视马足下的云气,一团团云雾似乎在不断向前推涌,直如意欲破壁飞出。这是一套轻功的法门。林平之看着云气的线条,内息翻涌,依法修习起来。华山派轻功平平无奇,自己也需要一门上佳的轻功心法。

    “侠客行”一诗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间石室图解。林平之游历各室,一一查看。

    那第五句‘十步杀一人’,第十句‘脱剑膝前横’,第十七句‘救赵挥金锤’,每一句都是一套剑法。林平之略过不看。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与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轻身功夫。林平之认真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