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喜报接连-第3/5页

加入书签
    现在又如何,事实证明皇上是对的,不仅救了这么多人呢,还更显皇上的仁厚德行,对于群臣的诘难,也只是罚罚跪而已,没有过多的惩戒,足以证明皇上的仁厚宽大的心态。

    惭愧啊,惭愧的五体投地,王琼活该,这个老匹夫险些害的他们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小人奸臣,可以想象,要是他们还想着为王琼求情,等这份奏折传出去后,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们,必定会被人骂死的,民心不可欺啊。

    他们又很欣慰陛下的所作所为,真的不是在荒唐胡闹,而是,一心为国为民的仁厚君主的行为啊。

    要不是的话,陛下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朝廷和民心的压力,行此危及社稷之事,说一句明君仁君,也不为过啊。

    杨慎眼见皇上被群臣称颂,心中暗自高兴,朱兄···哦不,陛下果然是一个好皇上啊。

    朱厚照在心中得意,面上却平淡的道;“都起来吧,诸位爱卿能体谅朕的一番苦心,朕足感欣慰,也怪朕没有事前与卿等商议,奈何朕太过性躁,是朕的不是,朕以后,当要修身养性,以免再次发生午门外哭宫劝谏的事情,起来吧。”

    “吾皇圣明,德披苍生,臣等为大明幸甚,为天下百姓幸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

    正准备要散朝的时候,又有一侍卫入殿启奏。

    “启奏陛下,河间府捷报,灾情已经控制,聚众已经平定,流民得以安置妥善,兵部尚书兼钦差刘大夏,已在宫外候旨。”

    群臣再望,真是好事成双啊,这河间府乱,也平定了,他们想到河间府,就再次想到王琼,这个老匹夫,哪里都有他的影子,好在事情总算没有闹大,就被快速平定了。

    “臣等再贺,吾皇万岁。”

    朱厚照没想到好事一波接一波啊。

    “宣,刘大夏觐见。”刘瑾尖声宣旨道。

    这此的大朝会可真长,可是却没有一个大臣浮躁,也算是前所未有了,不但如此,他们还觉得很舒坦,大朝会结束后,皇上龙颜大悦,赐宴百官,人人得享,皇恩雨露均沾,还有什么怨气怒气。

    只是王琼等人,却被再次被众臣给厌恶,这不是墙倒众人推,而是,老家伙这次犯了众怒了,以前大臣们,也只是觉得这个老家伙自命清高了点,现在怎么看怎么厌恶,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了。

    朱厚照好在没有加重处罚,只是趁势下旨申饬,同时贬京城督察院御史,任南京道右副都御史一职,以观后效。

    三天后,王琼被人抬走,已经奄奄一息。

    回到家中后的王琼,躺在床上,隐约听到有人在屋外耻笑,说王景隆在琼楼,为了一个,妓,女,的事情而与人争执打赌的“雅事”锦衣卫牟斌命人四处传扬,朱寿和王景隆等几人的约定,已经沸沸扬扬,王琼听到更是怒急攻心,一口气没有缓过来,只是大吼一句。

    “逆子。”然后就,撒手人寰,早早的离开了大明的史册。

    家人草草的操办了后事,王琼府上门可罗雀,除了徐琼还有杨廷和来过,就没有其他人来过了,徐琼因为和王琼引为知交好友,故此上门,不管他王琼现在为人如何,至少他作为曾经的友人,这一趟也该来,不愧是领礼部尚书之位的人物,这份修养气度,就让人钦佩。

    杨廷和是皇帝派来的人,现在他的身份,已经确认了,朝臣一致认可的事情,他来了,自然是皇帝的意思,可越是这样,越让人对朱厚照服气,王琼午门批龙鳞,引的朝廷和民间非议,天子不仅不计较,还派了心腹大臣前来吊唁,这份帝王心胸,着实让他们折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