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汝南袁氏-第2/4页

加入书签
    袁绍(?-202年6月28日[1]),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2]

    袁谭

    袁谭(?-205年),字显思(《东光世系》中字显恩,一说显忠),汝南汝阳人。汉末政治人物,大将军袁绍长子,曾任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击败田楷、孔融,完全占据青州。

    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心怀愤恨。后袁谭、袁尚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袁谭联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

    建安十年,曹操兴兵进攻南皮,袁谭奋力抵抗,终于在曹操急攻之下战败,为曹纯麾下虎豹骑所杀。[3]

    袁熙

    袁熙(?-207),字显奕,(《后汉书》、《东光世系》作显雍),是东汉末年占据河北的袁绍次子,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令袁熙为幽州刺史。

    袁绍官渡兵败后不久病死,其兄长袁谭、弟弟袁尚各自独立,互相攻伐,曹操趁机进攻袁谭、袁尚,并逐渐占河北。袁熙接纳兵败的袁尚后,因为属下叛变而逃往乌桓,被曹操击败后,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帐下,却被公孙康杀死,二人首级被献给曹操。[3]

    袁尚

    袁尚(?-207年),字显甫,汝南汝阳人。汉末群雄之一袁绍的第三子,受到袁绍的偏爱,并于袁绍去世后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也因此招致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经常兵戈相向。后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败,袁尚与二兄袁熙逃往辽西投奔乌丸首领蹋顿,但不久曹操即平定乌丸,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被公孙康所斩,首级也被送往曹操之处。[3]

    袁术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骄奢淫逸奢,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

    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4]

    袁耀

    袁耀是东汉末期人物,四世三公袁家嫡子袁术儿子。《三国志》记载的人物。[4]

    袁夫人

    袁夫人(生卒年不详),汝南汝阳人,汉末军阀袁术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妃嫔。

    袁术败亡后不久为孙吴所得,入吴宫拜为夫人。以节操品行著称。[4]

    袁恕己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

    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