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徵朝一百八十二年初夏,神醒

加入书签


    徵朝一百八十二年,夏,夏东域览沧州大湖郡惠山县金易乡。

    金易乡东市乃是有着纵横十几条街道的坊集,与西市一样,非居民坊街,专为生意所在,有酒肆、客栈、茶馆、戏楼、米铺、炭店、香料房、药铺等等。天还没亮,赶集的人已挑着担涌了进来,稍微晚点根本占不到地方。与此同时,各家店铺后院也开始忙起来,人们快速起床梳洗,先上香拜祖神或业神,方才热灶,烧水的烧水,揉面的揉面。

    啪!

    神龛前,年老师父一巴掌打在徒弟脑门上,原本睡眼惺忪的徒弟被打得立马清醒起来,站在原地拘谨着身体低着头,双手持香一动也不敢动。

    老师父苍老声音异常平静:“如你这般,过些年我就算把店铺传给你也没用,到时业祖不喜欢你,不给你生意做,我这一脉到头来还要衰落……一点都不虔诚。看看对门木工铺,三天两头几个生意,就是因为他不拜祖神也不拜业神,待事无心无诚。难道你以后想和那小子一样么?喝西北风去?他还有手艺,你呢?凭你本事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说到这里,年轻徒弟响起了肚饿之声。

    虽然肚子很饿,但他更受不了师父这喋喋不休的声音,瞥了眼附近灶台上的面,小心翼翼道:“师父,面快凉了,您胃不好,趁热先吃……”

    老师父“嗯”声转过去,随即身体一僵,猛转过来给了徒弟一大耳刮。

    “混账东西!”

    徒弟委屈巴巴,可惜他阅历浅,直到掌印消掉都没明白过来。

    天微微亮时,整个金易乡各个村的人都涌进来赶集。

    直到一个领着孩子的妇女敲响门板,夏氏木工铺才打开第一块门板。

    里面探出个少年脑袋,一脸惺忪,头发也有些乱。

    妇女旁边的孩子一看不禁笑道:“星烛哥你好懒啊,太阳都快出来了还没起床。”只是话才出口,小孩就被其母掌尖敲了下嘴巴:“没礼貌。”妇女将篮子中的蔬菜提到少年跟前道:“小夏啊,每天别那么晚睡,早睡早起,这大早上全都是人,人如水,水主才,生意好点也能提前多攒点钱买房娶媳妇啊。”

    夏星烛一看篮子里的菜,连忙揉揉眼,请母子二人进来。

    “李婶你这让我怎么好意思呢,先前问叔借的钱还没还呢,还一直带菜……”

    “什么钱不钱的,你叔又没把你当外人,钱没了可以再挣。再说了,要不是你点醒了叔,他也不会出去做生意,我们家日子就还和先前一样难过,拿着拿着。”

    “要不是叔,我在那荒山野岭就死了……”夏星烛只得接过:“叔回来了吧?”

    “没呢。”

    “不是说这两天回来吗,按理昨天就该在家了啊。”

    “做生意就得应酬,现在生意大了事情也多,哪有那么准的……”李婶边说着,边下门板,将店铺大门打开:“做生意门庭就该敞亮。”

    “乡里附近有镰匪嘛,我是担心李叔。当然我知道,李叔他有摔跤游打技艺傍身,山里独狼都近不了身。”夏星烛发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指着墙角桌上的门神年画、角落里竖着的一堆门神木符,转移话题道:“又不是过年,平常我这里生意冷清,什么时候开门都一样,您啊,不用忙活,我自己来。”

    “可惜了,你这门神雕刻与绘画手艺没的说……”

    夏星烛无奈笑道:“确实可惜,我这手艺,敢打包票,不说在整个徵朝,至少在整个览沧州都独一家……只是本地人家里有家神,村里祠堂有祖神,土地神,山神,开店的不拜家神就拜业神,县里有财神,郡里有城隍,保佑的也都是门庭安生,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我这门神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