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总部接到陶元举密报,推测以前所说秘密物资,很可能是即将投入战场的生化武器。
这个消息震动了雾都高层,由军部牵头,立即召开了有相关专家参加的论证会。并派出专门的防化小组,秘密驰援两江。
同时给湘州附近各相关部队去电,密切关注湘鄂主要通道,防止敌军化装渗透。
必要时,由驻军各部,派人协助两江防化小组。
甚至连红湖洞湖游击区,都收到了来自圣地总部的密令,要求参与配合行动。
这已经不只是两江站的事了。
……
军部派了一个五人防化小组,先走水路到宜城,再上岸,从陆路经天门到达两江。
五人防化小组中,包括两名生化专家徐工和郑工,另外三名特战队员于康、宋德旺和胡杰,于康担任队长。这种双份配置,为的是以防万一,一人牺牲,还有备份。特战队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专家的安全。
抵达两江城后,于康跟陶元举联系上,安排了藏身之处。
这样的事,是不需要梁天舟出面的。他也不会直接去面见防化小组。
所以,现在两江城的已掌握信息,都由陶元举给防化小组成员做专项介绍。
“陶副站长,我们在雾都已经做了较为详实的论证,这次敌军很可能就是要使用他们最新研制的D43A号病毒,我们在其他地区的情报也旁证了这一点。”
徐工听完陶元举的介绍,进一步肯定了这个结论。
郑工也在旁边频频点头,他俩都参与了雾都的专家论证会。
“这个病毒,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根据一般规律,但凡病毒的投放,主要有三种途径。”
陶元举和于康等几位特战队员,认真地听着两位专家的科普。
“是的,第一种就是直接投放。把感染了病毒的病人,送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或者在俘虏身上种上病毒,感染后再让他回到自己原来的部队。这样能迅速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郑工接过徐工的话说道。
“第二种就是投放在目标区域的空气中、饮水中,以及一些食物中。”
“这第三种嘛,就是通过炮弹或者炸弹装载病毒,发射到目标地区,也相当于在空气中投放。”
“徐工、郑工,据你们估计,这次敌人会以哪些方式投放呢?”陶元举关心的是,怎么阻扰敌人的投放计划,或者干脆找到病毒库,直接销毁。
“陶副站长问得好!就由郑工来给大家说说,目前敌人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吧。”徐工看着郑工,大家也都期待地等着。
“首先,既然敌人已经用卡车把病毒运送到了两江城,三种方式都是有可能的。”
郑工一开口,在座诸位都一脸茫然。这不等于啥也没说嘛。
“从敌人的运输方式来看,他们并没有在华北就把病毒装载到弹头上,而是直接把病毒运来两江城。”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陶元举很不理解。
郑工接着说道:
“因为据你刚才所说,他们只是用了普通卡车来运输,这种卡车是没法保证装载到弹头上的病毒的存活的。”
“为什么?”陶元举还是不明白。
“大概是病毒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吧。”防化兵出身的于康等人,有点懂了。
“说得没错!正是这个意思。”徐工对于康的回答还算满意。
“还是我来说吧。”徐工接着郑工的话,继续说道:
“普通病毒在常温下,通常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就算附着介质比较好,也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敌人这个D43A型病毒,存活力也不会多强。哪怕很顽固的病毒,常温下两到三天也会死亡。”
“所以,病毒的运输,必须放在低温容器中,才能保证经过长时间的运输,还没有丧失活性。”
这下陶元举搞懂了,他看着徐工,说道:
“也就是说,普通卡车没有足够大的冷藏容器,可以把炮弹统统装进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一个保温瓶或者冷藏箱,只装病毒,体积就小多了。是这样吧?”
徐工对他竖起大拇指:“理解正确,给十分!”
陶元举继续答题:“如果敌人要以炮弹形式发送病毒,必须得等到要使用时,现场装载。否则时间长了,那病毒也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