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江上豪杰凌操-第2/4页

加入书签
    孙策扶起他,笑着说道:“我不喜得千军,唯喜得你这员猛将。你来的正好,我即将拔营北上,正需一员良将提水师护卫江面,运送粮草,与我大军水陆并进。”

    凌操没想到自己一入营就能担此重任,激动的拱手,拜道:“操敢不从命!”

    孙策带他走到牛渚山上,远眺碧波浩荡的长江,问道:“你是怎么从吴郡一路跋涉到丹阳的?对这长江水路可熟悉?”

    凌操豪情满腹,立即回道:“禀将军,自天下离乱,豪杰并起,我便以侠义聚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于吴楚之地。长江水面,我年行数次,各处地势了然于胸。关于长江防线,牛渚之外,第二处驻军要地便是沙口堰。”

    “沙口堰?”孙策还真没听过这个地方。

    凌操介绍道:“此处又名扬浦,当利水由此汇入长江。刘繇部将张英率部驻守此地,以防袁术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

    说到当利水,孙策恍然,大概猜出这里是哪里了,应该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当利口。

    张英率军把守在此地,是军事上极为明智的一个部署。

    张英这个名字在史书上并不出名,但绝对不能因此而小觑他,他只是遭遇了孙策的直接正面碾压,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事实上他的军事眼光非常卓越,不然也不能挡住吴景、孙贲等人的连年进攻。

    尤其张英选择的扬浦这个驻兵地点,是军事上至关重要的一处要地,与晋朝的武庙名将王濬不谋而合。

    主持整个平吴大战的晋朝龙骧将军王濬正是在这里扬帆顺流而下,攻破了整个长江防线,然后将其更名为当利口。

    所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王濬的才气自然不用多说,这可是王朝的开国名将,一统天下的武庙名臣。

    张英跟他作出了相同的部署,守在扬浦,抗拒淮泗精兵多年,其军事才能绝不容小觑。

    孙策说道:“张英不除,迁延日久,若任其在当地修营建磊,恐终将成我心腹之患。”

    凌操立即建言:“我在江上便曾听闻将军大军在丹阳势清扫叛逆,势如破竹,威震江东。知道将军麾下大军主力在南方,旬日之间难以拔营向北。于是特率部前来助战,帮将军破敌。”

    孙策眉毛一挑:“你有破敌之策?”

    凌操重重点头,豪情壮志奋发,指向长江水面:“将军,刘繇初得江东,水军亦并不强盛,主力皆在这牛渚营。我率部在扬浦探查了数日,确定在扬浦并无多少水军。故而,张英把守此地用的是铁索横江之法,以数道粗大铁索,锁在当利水江面,以防水军顺流而下。”

    “只要我率水师围在江面,其必然担忧我等突进当利水,截断其东方粮道。此时将军率部从南侧出现,哪怕只有数百人,威胁到其当利水南岸铁索捆绑之处,张英便无法坐住,不得不派兵来战。”

    闻言,孙策嘴角上扬,露出轻松的笑容。

    这个部署很简单,却又非常致命,甚至比王濬的军锋还要犀利。

    是凌操才干远胜王濬?

    那自然不是,他只是一个勇冠三军的悍将,跟王濬这种不世出之名将还是远远无法相提并论的。

    他的部署比王濬还要凌厉无解的唯一原因就是孙策步骑主力已经顺利突破了长江防线。

    丹阳太守周尚的易帜,使整个江东铁壁一般的防线上出现了无可挽救的一大片漏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