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参事慎言!”三卫长吓了一跳,断喝一声不让小武继续说下去。他额头上已经沁出冷汗,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在旁后,才把小武拉近,低声说道。
“武参事来我此处想如何查案我等都会全力配合,只是,还请武参事对大人上报时需再斟酌斟酌用词,渭王余党已尽数清剿,朝野之中再无渭王余党!”他故意压重了语气,郑重其事。
小武不解,但看到三卫长煞有介事的模样,知道“渭王”二字在朝中是一个禁词。
三卫长压低声音耳语:“陛下登基之初,酷吏成俊横行,借着陛下想肃清渭王党羽的心思,欺上瞒下,罗织罪名,伪造证据,将不少人污蔑成渭王党羽,多少家庭遭受灭顶之灾。”他咽咽口水,“渭王在熙梁时,那些骑墙派为了自保投靠他的人不在少数,成俊借此铲除异己,作威作福,令百官惊惧,朝野震荡。百官家中只要听到‘渭王’二字都两股战战,生怕被成俊爪牙听去罗织罪名。”
“还多亏鄢首领回朝,带回整编好的新鸩羽卫,第一件事便是围攻成俊府,将酷吏成俊枭首,那些个冤假错案的卷宗通通带回鸩羽卫重审,替不少人平反昭雪。陛下下旨,成俊欺君罔上,鞭尸弃骨,其全族流放,朝野今后不得再提起渭王,不得再追究渭王余党,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浪。”三卫长突然握住小武的手,“你可知,若是在朝中再提起‘渭王’,必定会再次人心惶惶,朝局不安。”
小武听过三卫长的话沉吟良久,叹道:“恩威并施,人心服膺。陛下未必不知道成俊的事,师傅也未必是先斩后奏。”他抬头看向三卫长,“多谢前辈指教,今日之事,我有分寸。”
说罢,他收好长卷,施礼离开。
“武参事要去何处?”三卫长在后边喊。
“去苗家看看。”他摆摆手,“我独自去即可。”
入夜,小武回到鸩羽卫,见老仆妇正往师傅房间送去热茶,他走过去接下,来到师傅房中。鄢莳长发逶迤至地,正坐在蒲团上研究棋谱残局,见他过来,挥手让他坐到对面。
小武下棋还只是入门,和师傅对弈水平远远不够,他只能坐在一旁奉茶,安静听师傅教诲。
“听闻你出门数日,可有收获?”鄢莳眼皮不抬,一手执子,一手持棋谱。
“是,徒儿去了苗氏家中,见过她家人。”小武一五一十回报,“苗氏家中只有她的孙儿一人,她的儿子儿媳早年亡故。”
“是的,唐征七年之变时,她儿子一家只有孙儿活了下来。”鄢莳点头。
“她的孙儿是个预备考取功名的书生,徒儿去时,正寒窗苦读,准备今年的秋闱。”小武思考了一下,“那个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家中一应事宜全凭祖母苗氏做主,徒儿问那卖炭翁的事情,问不出什么来。”
“不过,徒儿倒是发觉了一处疑点。”
鄢莳手里的棋子停了下来,她放下棋谱,接过小武的茶轻啜,“说说看。”
“那孙儿对祖母的案情并不甚在意,倒是很在意他祖母的事情是否会影响他考取功名。”小武苦笑,“他不止一次问徒儿,若是祖母真被定罪,他的前程会不会受影响。”
小武也不懂,正想请问鄢莳,只见她吹吹滚烫的热茶,道:“我朝的几位阁老公卿、州牧刺史,还有几位镇守边关的将军,祖上也是罪籍出身。陛下任人唯贤,不看来处,这也是我们再兴科举取士的目的。”
“是,徒儿问他,是否知晓苗氏将那令牌借予何人,那孙儿并不知情。”小武又为鄢莳添茶,“他说,自从知晓鸩羽卫在熙梁搜查百官罪行之后,祖母就惶惶不可终日,整日忧心,问也问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武参事来我此处想如何查案我等都会全力配合,只是,还请武参事对大人上报时需再斟酌斟酌用词,渭王余党已尽数清剿,朝野之中再无渭王余党!”他故意压重了语气,郑重其事。
小武不解,但看到三卫长煞有介事的模样,知道“渭王”二字在朝中是一个禁词。
三卫长压低声音耳语:“陛下登基之初,酷吏成俊横行,借着陛下想肃清渭王党羽的心思,欺上瞒下,罗织罪名,伪造证据,将不少人污蔑成渭王党羽,多少家庭遭受灭顶之灾。”他咽咽口水,“渭王在熙梁时,那些骑墙派为了自保投靠他的人不在少数,成俊借此铲除异己,作威作福,令百官惊惧,朝野震荡。百官家中只要听到‘渭王’二字都两股战战,生怕被成俊爪牙听去罗织罪名。”
“还多亏鄢首领回朝,带回整编好的新鸩羽卫,第一件事便是围攻成俊府,将酷吏成俊枭首,那些个冤假错案的卷宗通通带回鸩羽卫重审,替不少人平反昭雪。陛下下旨,成俊欺君罔上,鞭尸弃骨,其全族流放,朝野今后不得再提起渭王,不得再追究渭王余党,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浪。”三卫长突然握住小武的手,“你可知,若是在朝中再提起‘渭王’,必定会再次人心惶惶,朝局不安。”
小武听过三卫长的话沉吟良久,叹道:“恩威并施,人心服膺。陛下未必不知道成俊的事,师傅也未必是先斩后奏。”他抬头看向三卫长,“多谢前辈指教,今日之事,我有分寸。”
说罢,他收好长卷,施礼离开。
“武参事要去何处?”三卫长在后边喊。
“去苗家看看。”他摆摆手,“我独自去即可。”
入夜,小武回到鸩羽卫,见老仆妇正往师傅房间送去热茶,他走过去接下,来到师傅房中。鄢莳长发逶迤至地,正坐在蒲团上研究棋谱残局,见他过来,挥手让他坐到对面。
小武下棋还只是入门,和师傅对弈水平远远不够,他只能坐在一旁奉茶,安静听师傅教诲。
“听闻你出门数日,可有收获?”鄢莳眼皮不抬,一手执子,一手持棋谱。
“是,徒儿去了苗氏家中,见过她家人。”小武一五一十回报,“苗氏家中只有她的孙儿一人,她的儿子儿媳早年亡故。”
“是的,唐征七年之变时,她儿子一家只有孙儿活了下来。”鄢莳点头。
“她的孙儿是个预备考取功名的书生,徒儿去时,正寒窗苦读,准备今年的秋闱。”小武思考了一下,“那个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家中一应事宜全凭祖母苗氏做主,徒儿问那卖炭翁的事情,问不出什么来。”
“不过,徒儿倒是发觉了一处疑点。”
鄢莳手里的棋子停了下来,她放下棋谱,接过小武的茶轻啜,“说说看。”
“那孙儿对祖母的案情并不甚在意,倒是很在意他祖母的事情是否会影响他考取功名。”小武苦笑,“他不止一次问徒儿,若是祖母真被定罪,他的前程会不会受影响。”
小武也不懂,正想请问鄢莳,只见她吹吹滚烫的热茶,道:“我朝的几位阁老公卿、州牧刺史,还有几位镇守边关的将军,祖上也是罪籍出身。陛下任人唯贤,不看来处,这也是我们再兴科举取士的目的。”
“是,徒儿问他,是否知晓苗氏将那令牌借予何人,那孙儿并不知情。”小武又为鄢莳添茶,“他说,自从知晓鸩羽卫在熙梁搜查百官罪行之后,祖母就惶惶不可终日,整日忧心,问也问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