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况且正名-第2/4页

加入书签
    天佑方丈并没存心如此,他只是打量一眼况且,只是任何人被他打量都会有这种感觉,不单况且如此。对周鼎成和萧妮儿,天佑方丈却没用这种锐利的眼神,而是略垂眼帘,轻言细语。

    周鼎成和天佑寒暄几句,就被知客僧领到另外一个佛堂的客舍里,萧妮儿也一同被请去了。唯有况且被请进方丈室,跟着进去的是一个**岁的小沙弥。

    “老和尚也是怪,要谈什么隐秘事,都不让咱们听,好稀罕似的。”萧妮儿噘着嘴嘟囔到。

    “方丈室内是不许女人进去的,这是规矩。”周鼎成解释道。

    “什么破规矩,难怪他们都找不到老婆。”萧妮儿气哼哼的说。

    周鼎成哈哈笑起来,和尚找不到老婆,跟方丈室的规定有哪门子关系?

    萧妮儿对和尚很陌生,她的家乡无佛无道也无儒,根本没有这三道的概念,只是后来听说和尚都不娶妻,还纳闷着呢,现在总算找到原因了。

    其实明初时,和尚道士娶妻生子的并不少见,酒肉也都不忌,完全跟俗人差不多。经过元末战乱,丛林规矩废弛,和尚道士也都自由起来,后来两派都有大德高僧整治规矩,逐步恢复教义教规,到了嘉靖年间,法度重兴。

    况且被领进小小的方丈室内,这里真不愧称神作书吧方丈,的确只有方丈之地。地上也只有两个蒲团,一个矮几,其中一个蒲团颜色灰暗,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矮几跟另一个蒲团倒是新的,估计是特意为他来才准备的,平时这位大师在室内只有一张蒲团打坐,连张床都没有。

    两人隔着矮几坐好,那个小沙弥捧来一壶茶,立刻退了出去,把门关好。

    “大师可有要事交待弟子?”况且等不及,先发问道。

    “并不是我有事,而是令尊走前,留下一封信,放在我这里,叫你来主要是转交这封信。”天佑方丈淡淡说着,从袖口取出一封未曾拆封的信件。

    况且急忙改坐姿为跪坐式,双手接过信,然后两手颤抖着,半天才拆开。他不知道父亲为何要给他留下信件,也不知道上面写的都是什么,但把信件存放这里,而不是让刘妈他们转交,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

    况且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信果然是况钟的亲笔。信中先是告诉他因为事出非常,他和况毓必须马上迁到别的地方,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以后相见有日,也不必悬念。

    以下写的东西却让况且的心揪紧了。况钟的意思是,他早已想好,让况且出去锻炼一番,经历了人间世事,回来之后便向儿子揭开况家的家世之谜。

    原来况家原本姓祝,不姓况,况这个姓还是在永乐初年逃难时,由一位占卦大师帮助改的,说他们家无论到何处,依水而居,就可避大难。故建议改姓为带水字旁的况。至于为什么要逃难,况钟也不甚清楚,代代相传的理由是:当时的祖先是追随建文帝出走的一位御医,而且还是大儒方孝孺的弟子,因这两种关系,被打入逆案,成祖誓欲追杀而后快。

    况且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他这一辈行允字,他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允明”。

    祝、允明?

    况且的脑子嗡的一声差不多是炸开了!

    难道我就是明朝中期四大才子之一、跟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齐名的那个祝枝山?!况且万没想到,自己一个穿越居然得到了祝允明的身份。

    我是祝允明,祝允明就是我?他还是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他接着向下看,除了名外,父亲还给他起了字“枝山”,因为他生来脚就有六指,所以才取这个字,按照相学上讲,手脚有六指的都属多才多艺之人。

    祝枝山,不会错了,名和字都对上了。他心头一阵狂喜。

    只是接下来,却让他略感遗憾,父亲在信上再三交代他,此事绝不可以让外人知道,他还得继续用况且这个名字,除非有一天祖上的事平反了,或者得到皇上的大赦,无人再追究此案,他才能光明正大地亮出自己真正的身份。

    随后就是一些嘱咐,告诉他凡事要听从天佑大师的安排,万不可自神作书吧主张,要继续好好读书,争取考得好的功名,将来争取凭自己的力量消除此案、光宗耀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