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有进无退搏生死

加入书签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最东首,其北临黄河,南靠秦岭,谷深崖绝,山高路狭,往来仅容单车单马,自古以来便有“细路险与猿猴争“之称。

    而在历史上,潼关向来是关中东门户,若潼关在手,则进可攻退可守,坐看天下风云变幻。若潼关落入敌手,则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便将无险可守,所谓四固之地也就成了笑话。

    故曹操纵使在河北分身乏术,也令曹仁无论如何要守住潼关,只要潼关还在自己手上,便是进退自如,只要等曹军主力从河北抽出手后便可伺机将关中平原再夺回来。譬如先前钟繇平定关中之乱,虽然名义上是借着朝廷大义居中调和,但背后的关键还是潼关在曹操手上。没有潼关,关中便没有大门,守不成守,攻不成攻,自然人心不稳,拧不成一股绳,届时大军从潼关西进,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必将是虎豹骑的天下。

    曹操打的好算盘,可今时不同往日,南楚虽然只占得关中平原,未得取潼关,但其势力西到巴蜀,东接滨海,已对曹操控制的中原兖、豫、徐、青诸州形成了三面围攻之势。

    建安九年十月,楚侯刘琦率文臣武将驾临长安,随行文有庞统、沮授,武有魏延、赵云,另带一万飞鹰骑、两千玄女卫护在青龙飞天旗下。甘宁、蔡瑁率关中各路诸侯跪迎于城外,宣告着三辅之地、八百里秦川彻底臣服于楚侯。

    关中乃高祖龙兴之处,更兼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取关中者得天下之说。此番刘琦占了这宝地,外人都猜测他将会借势称王,进而席卷中原,有钻营投机者更是借机生事,整天都有各种祥瑞征兆被报了上来,什么三脚猫、五爪龟、双头蛇、五彩凤凰四处跑,各种玄妙解释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老天爷提醒人间该立新王了。

    只个别人为之也就罢了,可这般祥瑞在关中各地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且颇有地方大族和各级官员参与其中,若要细究真伪便回话说:楚侯洪福齐天、关中龙气正隆,两者相遇多些祥瑞岂不是天经地义?

    这等捕风捉影之事按道理该先由影卫查证,可此事关乎大宝,太过微妙,纵使是亲近如庞统不敢也不愿擅自决断,索性一律报送到刘琦案前等他亲自来定夺。

    然刘琦看完后哈哈一笑,嘟囔着说了句“什么稀奇古怪的封建迷信”,丝毫未往心里去,转身提笔留下九个大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命从人送去给庞统,后者看过后心如明镜,略一计较便知该如何应对。

    庞统遂在长安衙署院子角上再开一侧门,请来大溪书院督学祢衡专门负责审查祥瑞之事。凡有来报祥瑞的都到此登记拿号,等着祢衡叫号过堂。

    儒家讲究不语乱力鬼神,这祢衡更是古板教条之人,可想而知对这些来报祥瑞者没什么好脸色,不仅要穷根问底查明这所谓祥瑞之事的真假,更要追问名号出处、寻源溯流。这些人大多是投机取巧,哪里有什么真东西,三脚猫其实是瘸脚猫,五彩凤凰不过是大山鸡,往往三句话没说完便已是张嘴结舌、原形毕露,只能乖乖站在原地挨祢衡一顿好训后再提着包袱灰溜溜走人。

    祢衡向来以牙尖嘴利著称,有他在此坐镇,报祥瑞者很快绝迹不说,整个长安市面也都跟着清静了不少,刘琦也得以专注于想做之事,整日里要么忙于安抚百姓、走访乡贤,要么就亲自带兵剿灭山匪、平靖地方,同时不忘在南方各地选拔招募识文断字的流民回乡任职,配合以强大的武力压制,只数月时间,混乱了十余年的关中为之一清,各项革新措施也随之得以雷厉风行展开。

    不过鉴于关中地区历史和人文上的特殊性,除了与其他被征服州郡一样的做法:收土归公、立户为兵、大力推进政改军改外,刘琦还派专人寻访散乱各处乡野间的汉室宗亲,并拔下百万钱修缮因战乱而损毁的皇室祖祠,而后又主动宣告天下,待年底祖祠修葺完毕,将邀请天下刘姓宗亲齐聚终南山下举行祭祀大典,并专门上表朝廷,恭请献帝亲自前来主持此次大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