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土地革新拉序幕

加入书签


    刘琦一番关于庶民之力的见解和分析,无论格局还是眼界皆远超时代,让卧龙、凤雏叹服不已,皆认同正是由于地方大族门阀上瞒下欺、为害地方,以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果要从道义层面将门阀势力直接打倒,必将是一项从规则层面改变时局的大变革。

    在密议数日、多次推敲磋商之后,大家各方面都达成了共识,决定利用这次枝江韩家被掀翻在地、周边暂时无战事的窗口期,在江陵大地上全面铺开这场打门阀、斗大族的大变革,并冠名以土地革新。

    既然下了决心,那便要快马加鞭,卧龙、凤雏两位皆乃务实笃行之大才,一系列衔接紧密的雷霆手段很快便在江陵各地紧锣密鼓展开。

    先是诸葛亮以大溪城将要专设书院的名义,请江陵主簿王粲出马,利用他在文坛的地位,遍发书信,邀请各地相熟儒生前来江陵任教,并承诺予以高规格供养。

    彼时尚无科举一说,选拔官员靠的是家世名望,而与王粲相熟稔的儒生多出身贫寒,无门无路。更兼时逢乱世,武力的价值远高于文采,豪强皆信奉强权,赏识军将,纵使有些韬略的读书人得了谋士之职,其在军中的地位亦远远低于武将,就更别说那些只懂文章诗赋之道的腐儒了。

    所以当江陵要设书院的消息传出去后,天下儒生皆大感兴趣,不管与王粲熟不熟悉都想来看一看,有的是为了这份尊敬,更多的当然还是冲着包吃包住的好待遇而来。

    儒生们到了江陵后,刘琦热情相迎,好吃好喝接待,并承诺将在未来的大溪城范围内专设场地建设书院,供他们讲学授课,弘扬儒家理念,只不过眼下大溪城尚未建好,也还没招到学生,便先在江陵馆驿内歇息等候,每日吃喝丰足、出入自由。

    俗话说的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纵使谈不上忠贞不二,也会不自觉生出一份报效之心。既然来了书院,众儒生都是读圣贤书之人,不好意思整日闲坐,不日便主动向诸葛亮请命,要为少将军尽一份力。

    诸葛亮早已智珠在握,见状并未直奔主题,而是先将刘琦所立三大愿逐一道来,众儒闻言皆大为感慨,连称少将军仁爱恤民如斯,实乃圣主临世、尧舜禹汤也。诸葛亮见机再将土地革新的变革理念向儒生们和盘托出,提出只有彻底打倒门阀大族,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方得平靖安康。

    能来江陵的儒生大多出身平寒、颠沛度日,又或家业衰败、潦倒落魄,过的都不怎么如意。纵有出身大族者,也只是旁系远亲,平日里倍受冷落。本家嫡系对他们都是挥之即来、喝之即去,从未正眼相看。

    如此怀才不遇、半生颠沛,心里本就满藏着对门阀大族颇为不满,只因无处发泄又不知如何发泄这才压抑心中。

    故闻诸葛亮一番痛斥门阀误国之言论后,儒生们皆大感共情,深以为然,主动表示门阀大族着实乃大汉毒瘤,不除不足以社稷安康、平靖天下也。

    诸葛亮见气氛已然烘托到位,遂引少将军刘琦出面亲自与众儒相见,开始启动下一步计划,自己则轻摇鹤羽扇、功成身退。

    当诸葛亮在忙于招揽儒生、煽动知识分子阶层来参与土地革新时,影卫统领庞统已然报请刘琦同意,将建安元年旧案与江陵变乱联系到一起,以彻底肃清韩玄余党的名义彻查两案,凡是牵扯两案的一律入狱。

    由于韩家已被彻底掀翻,诸多韩家族人譬如韩威、阿贵之类为减轻罪罚,主动出首两案案犯,故涉案之人尽数被抓,前后共牵出江陵各县大小官吏、宿老乡贤足有数百人之多,全都落到了影卫统领庞统手上。

    这些人被抓了后自是大叫冤枉,怨称乃韩玄逼迫所致,不得不为,但庞统何许人也,早就看破了他们的伎俩。他本就不是宽厚良善之辈,再者断臂后性情愈加偏执,故丝毫不理睬哀求告饶,下手狠辣无情,上来就将诸般刑具用了个遍,整得大牢里整日鬼哭狼嚎、屎尿横流,惨叫声直传到大街上,江陵城内外谈之色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