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李代桃僵险背锅-第2/3页

加入书签
    田畅向来亲和,故其中与之相熟者还不忘打趣谓道:“田大人,您这会才想起来遣人去买酒,怕是少将军和诸位大人昼食是喝不上了。”

    田畅大惑不解,正待相问,文聘在一旁笑道:“田大人,您要买酒,知会我一声便是,我遣一健卒骑快马而去,必能早回,赶上这昼食。”

    田畅苦笑叫屈道:“我方才一直在河堤上,又几时曾遣人买酒?”

    自有屯卒细细告知王爽之事。田畅听了,更是莫名其妙,连称自己从不认识这九屯屯卒王爽。

    话说至此,众人皆已察觉不对,但都觉得不过是这屯卒编了个由头去城中玩耍罢了,并未放在心上,继续去寨中用昼食,而田畅心有不快,故派人去唤九屯屯长、屯尉来,又遣从人去各处路口关隘查问。

    刘琦看在眼里,虽心生疑虑,却并未多问。

    营寨之中,不比江陵,昼食简陋,酒水粗劣,诸文武匆匆用过,马良、马钧复回堰上,查看河堤;文聘、黄忠军务在身,领手下将校先行告退;其余人等各自有事,亦陆续拜别而去。然刘琦却并未着急回城,而是与两位军师留坐堂中,与田畅聊起屯民中妇孺该如何妥善安置,如兰夫人与几位俱熟,亦来相见,共谈此事。

    说话间,屯长、屯尉俱到,问过方知,这屯卒王爽昨日在十屯值守,下值后便去了流民家中饮酒,彻夜未归。今早虽未见王爽,但他们都以为和往常一般宿醉未醒,猫在哪个没人的角落里补觉,故而并未曾多想。

    这时从人亦已回报,称那屯卒“王爽”一路往江陵而去,所经关隘路口,皆以同样的理由通行而过。

    刘琦与庞统、孔明在一旁听罢,俱心生疑虑。

    庞统率先开口,问屯长、屯尉道:“敢问二位,这王爽性子如何?可有家人?有何癖好?”

    九屯屯长姓王名忱,头发花白,年逾五十,乃王爽同乡宿老,闻言忙答道:“好叫军师知晓,这王爽从小老实本分,憨厚淳朴,尚未娶妻,亲人大多死于兵灾,仅有老母一人在堂,平日里无论是干农活还是操练上值,都勤勤恳恳,从无逾矩之处,只是......”

    见王忱言语中略有犹豫,庞统厉声追问道:“只是什么?此时哪能再遮掩,还不快快道来!”

    王忱战战兢兢,拱手揖拜道:“只是这王爽有贪杯的小毛病,偏偏酒量又差,三杯下肚,便口不择言,胡言乱语,他老母时常责骂,我等也多有规劝,这才略有收敛,如若他是因此犯事,老夫难辞其咎,愿将屯长之职让贤。”

    刘琦听罢,与两位军师以目对视,皆暗觉不妙。遂令九屯长与屯尉先去寻王爽老母问话,所属里正什长,则皆派去走访四邻,各处查找下落。刘琦又命田畅亲去十屯,查找昨夜与王爽共饮之流民,问明经过后再来回报。

    田畅与农屯诸吏诺然领命,分行而去,堂中已无旁人,诸葛亮这才沉声对刘琦说道:“少将军,我看此事必有蹊跷!”

    刘琦试问道:“孔明军师何意也?”

    诸葛亮遂谓道:“今日这堰上方行漳水分流之盛举,农场内外事务繁杂,警戒严密。而且新建的第十屯昨日才来流民,正是由九屯屯卒协助安置,这屯卒王爽有老母在堂,断无弃之不顾,离开农屯之道理。如是要溜去玩耍,也绝不该挑这个日子才对。而且他打田畅的名号就罢了,还敢提及主公的名头,这又岂是老实本分、憨厚淳朴人所能做?所敢做?”

    庞统亦质疑道:“如若这王爽本就是细作,以流民身份混入农场,恐怕那所谓的老母也不一定便是真的。”

    刘琦却是摇头谓道:“王爽乃屯长王忱之同乡,从小便熟识,如是细作,焉能有数千乡党同做掩饰?以我之见,这个溜出农场的王爽恐怕已非真正的王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