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125(二更+24w营养液加更) 对……-第5/7页

加入书签
    “从祖不必计较于今日之名,您既居于高位,不若竭力保全京中名士与典籍,又何来晚节不保之说。”

    荀爽闻言怔楞了许久,方才喃喃开口道“速攻旋门关不错啊,旋门关虽有虎牢之险,却也到底只是由一中郎将镇守,若此时有人有乔侯之胆魄,入京勤王,董卓也不过区区一匹夫,并无比人多生一个头颅,何必惧他”

    他拖着有些抱恙的身体起身,行到了院中,朝着这分明晴朗却令人不觉春暖的天色看去,又问道“那么以公达看来,谁人可有此等胆略,抢在此时机发兵”

    荀攸的声音自他身后传来“先帝殡天那日,留下诏书令卢公辅政,他有统兵之能,又与乔并州有旧,若能募集兵将,或能往洛阳进发。”

    “中军校尉曹孟德,先时与董卓军对峙落败,遁逃于谯、沛,其家资充裕,兄弟众多,其间门多有游侠好武之人,有起兵之机。”

    “袁术袁绍二兄弟,虽为洛阳祸端之魁首”见荀爽朝他转头看来,荀攸温吞地又往后头加了两个字,“其二。”

    “然此二人,一者正在南阳,与如今的南阳太守张子议合兵一处,又有长沙太守孙文台可联合北上,一者于冀州境内以袁氏之名募兵,也可发兵前来。”

    “若再论天下颇有胆魄之英雄,现于洛阳以东任职者,陈留太守、广陵太守、东郡太守、北海太守以及如今的徐州刺史,均有发兵之可能,倘有人于中原振臂一呼,或有十余路两千石要员,可同临洛阳八关之外”

    “从祖如此一想,是否又觉天下有望呢”

    荀爽忽觉眼前天朗气清了不少,叹道“是了,那董卓又如何能以权柄掌控天下人心,他这暴戾恣睢之行,既有乔侯南来相持,也必有志士响应,若真如你所说有十余支势力齐往旋门关而来,这大汉终有青天重现,我又何惜己身”

    “备车,我往兰台走一趟”

    刘宏病逝那日,由袁术引发的南宫之火,并未祸及兰台,将其中的书简都给保留了下来,可这也只能说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而已。

    如若董卓战败于旋门关,这豺狼人至末路再起一把火,却未必能让兰台幸存。

    他如今被人强行擢拔到司空的位置上,若要力挽狂澜怕是没这本事,可若只是想保住京中的典籍,却还有些希望。

    在他被荀攸搀扶上马车的时候,正望进这从孙看似柔和实有铿锵脾性的眼睛里。

    他想了想又问了一句话“以你看来,那乔侯有无可能自孟津破关而入”

    荀攸回道“她惯于创造意外,我看不透她。”

    而此刻这位在荀攸的评价中多出意外战绩的乔侯本人,正在孟津对面黄河北岸的营地中写信。

    驻守孟津的牛辅一面欣慰于自己隔着大河便能看到乔琰军营隐约的轮廓,一面又觉得对方毫无进攻的举动无端让他觉得有些心慌。

    他令士卒乔装作了渔民,自更下游的位置渡河而过,寻机混到了那军营附近,打探回来的消息是,这位乔侯正在令全军士卒合力铸造船只。

    造船

    这确实是进攻的架势,可绝不适用于孟津

    若是要以船渡河,孟津船坞之中常备的船只不计其数,其中更有适用于黄河作战的楼船,对方仓促造船如何有可能与他这一方的军备相媲美。

    何况半道而击,简直是作战的最有利条件。

    若不是以船渡河,而是以船来拉起浮桥,那便更是个笑话了

    自商周时期起,便有造舟为梁之说,奈何此等建造浮桥之法只适用于渭水这等规模的河流上,还从未有人能在大河之上弄出此物。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