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224(一更) 荀彧入关-第3/4页

加入书签
 随着公孙瓒的西进,公孙度的局面倒是舒坦不少。

 但一个幽州中已先被乔琰拿下了两郡,又有乌桓、公孙瓒和公孙度的三方势力纠葛,眼看着还是有些前景堪忧。

 太史慈摇了摇头,暂时止住了遐思。

 他和邴原既然已经来到了此地,就不必多想辽东的情况了。

 他原本是只打算护送邴原来此便罢了,自己并没有投靠并州牧的想法。

 可在来到此地后他又觉得,大丈夫适逢乱世还是该当建立一出功业。

 他此前是因为青州州府的缘故往辽东避祸,如今却合该选择个效力之处。

 虽还未曾想好是否真要任职于乔琰麾下,又或者是凭借着自己的勇武擅射,往长安方向去谋求一个职务,但他已不打算再返回辽东,却是能下个定论的。

 他想到此,下意识地朝着东面的城墙关隘方向看去。

 哪怕间隔着还有一段距离,凭着太史慈的眼力也不难看出,此刻登上城墙的二人正是乔琰和张辽,他便也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在城墙之下,他耳闻乔琰对着下属吩咐了一句“取我弓来”。

 等他走上了城墙的时候,这把弓就已经在乔琰的手里了。

 太史慈的臂力不小,臂展也长,这正是典型的神射手先决条件,但乔琰不太一样。

 她身量虽高,比起寻常的武将却还是显得过于清瘦挺拔了。

 然而当她轻松地拉开手中的那把三石长弓之际,太史慈陡然意识到,他实不该对这位乐平侯有什么以貌取人的想法。

 她锐利的眸光在弦张箭扣的一瞬,比起目之所及的雪色更有一种深沉冷意。

 有一片飞雪恰在此时落在了箭尖,也没让她的眼睛有任何的眨动。

 即便箭未离弦,也让太史慈毫不怀疑,她在射术上的本事,绝不会逊色于她在传闻中的统兵治理之能。

 下一刻,这支箭矢疾驰而出,一箭贯穿了一百五十步开外的一块岩石。

 强横的冲撞之力让这支白羽箭的箭镞扎进了石中,也随着石面上的振动,其上的积雪滑落下来了一片,以至于那片白羽尾翎竟像是落在石上的新一抹积雪一般。

 这分明就是没石饮羽之力!

 乔琰神色淡淡,收起了弓后朝着张辽说道:“文远,让人告诉公孙瓒,居庸关以东一射之地也是我并州军戍守之地,若他的人踏足进此地半步——”

 “杀无赦!”

 ------

 这句朝着公孙瓒下达的通牒,也正是乔琰前来居庸关巡视的目的。

 在留下了这样的标志,又鼓舞了一番此地留守士卒的士气后,她才能放心地前往长安去参加刘虞的登基典礼。

 这位已经成年、且有实绩在手的天子,虽然先前在幽州输掉了一场和公孙瓒之间的交手,但当他在长安称帝的时候,他比起刘辩和刘协,显然更能吸引有志报国之人来投。

 所以乔琰绝不只是要参加一个典礼而已。

 这些前来的士人武将,哪些是她能用的哪些是她不能用的,她又该当做出何等表现来吸引到这些人的目光,随着局势的发展让他们从支持刘虞转向支持于她,都是她需要打的一场硬仗。

 纵然手握三州之地,已经让她站在了远比其他诸侯更高的起点上,也还远远不到她可以松懈的时候。

 远远不够!

 她也绝不能因为谋臣心腹中知她志向所在的,已对她表现出了全力的支持,便当真以为天下人都能有这样的态度。

 而她虽要如应允戏志才的那样去争取大司马的位置,却也必须时刻保持着谦逊守礼之态。

 所幸,眼下大概还是喜事更多的。

 比如说——

 在乔琰前往长安的路上,有一位青年士人已站在了武关之前。

 在早前他劝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前去并州后,他自己就因对时局的迷茫而转道了荆扬二州游历。

 但也正如乔琰的评价所说,江东孙策无法处理好与士族之间的矛盾,可凭一时之勇夺取扬州却难以长久,荆州刘表固为人杰,却也距离他所希冀的样子相差太远。

 荀彧原本打算北上,去看一看豫州的刘备和兖州的曹操,却在荆州境内听到了刘虞入主长安即将称帝的消息。

 于是他当即朝着武关赶了过来,转道往关中一行。

 这神容清朗,有流风萧肃之态的青年望着关上的积雪,眸光中流转过了一缕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