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191(二合一) 豫扬战局-第3/6页

加入书签
 系统突然被她这么一问,没忍住吐槽道:【……在薅系统奖励这方面,你还是真挺不忘本心的。】

 但说归这么说,谁让它的宿主已经没打算好好做个谋士了,系统也只能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考虑了。

 【可以是可以,前提是你这两点都能做到。】

 从丝绸之路引进棉花,让民众穿暖过冬,是不符合谋士判定的。

 但规划备急方的成书、调和印刷术的出现和世家反扑之间的矛盾,却符合谋士所为。

 在得到了系统这个肯定的答复后,乔琰虽说并不是非要指望能有这份收获,在神情中还是多了几分轻快之色。

 不过,昭姬这表现还是提醒了她一件事。

 接下来她除了要对乐平书院的名单多加留意之外,还得多关注一下手下的奇思妙想了。

 若是跟马钧那种专注于民生发展和武器改进的,倒是无妨,若是哪位跟昭姬的想法不谋而合,又或者是干脆倒腾出了火药来,还是得先在她这里过个明路再说。

 毕竟,她手底下除了张杨吕布张牛角这些缺心眼的,聪明人也多得很啊……

 真是让人头疼。

 ------

 可要是让其他各方诸侯知道她在头疼些什么东西,大概会很有对她发来问候的冲动的。

 乔琰在六月里完成的一系列巡视和委任都井然有序。

 为了合理调配凉州和并州的人力,也为了应对接下来的长安讨董,她做出了将褚燕从凉州调回来安插在上郡,将吕布放在了凉州汉阳郡等一系列调度。

 在将并州的税收数据全部核验完毕后,开始和手下商定接下来的各项缴税数额,以满足作战的需求。哪怕同时在进行凉州和幽州的军事行动,在并州整体粮食亩产偏高带来的税收上涨,以及白道川军屯的额外补充下,并州的粮仓依然处在满盈状态。

 再有两三个月,凉州军屯和并州地界又能迎来一次丰收。

 可有些人的日子就没有这么舒坦了,比如说,孙策。

 他看着面前的账册皱起了眉头。

 先前将袁术从九江郡击退出去的军事进展,根本抵消不掉他此时面对的麻烦——

 缺粮。

 在孙坚还在世的时候,孙策根本不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可现在这个天大的问题必须摆在他的面前。

 他的粮食来源有几个。

 一个是孙坚先前担任太守的长沙郡。

 这地方现在也依然在他们自己人的掌控中,若要将粮食从长沙郡运到庐江郡,可以走长江水路顺流而东,刘表也还没有这个横江拦截的本事。

 可要知道,他们去年是在秋收之后出兵的,长沙郡内的屯粮几乎都已经充当了这一趟行动的军粮,也被用于孙策随后转道扬州的所需。

 现在剩余的存粮还需要用于朱儁统领部从的开销,以应对刘表在击败孙坚后意图全据荆州的举兵压境。

 若再抽调长沙郡的军粮,无异于是要将此地送给刘表。

 对孙策来说,这地方其实有些鸡肋。

 可一想到长沙太守毕竟是父亲生前的职位,他便憋着一口气也不想将其让出去。

 那就只能考虑庐江、丹阳、九江三郡的存粮。

 然而他得到的居然是此三郡的屯粮并不多的回复。

 想来也对,庐江在去年于袁术的进攻下只能困守,根本没能按照正常的方式从事耕作之事。

 九江因为袁术本人的统筹无度而处在一个消耗大于产出的状态。

 至于丹阳……

 丹阳有山越盘踞,其中最负盛名者名为祖郎。

 别看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阳太守,他也着实拿祖郎这家伙没有太多的办法。

 祖郎盘踞于丹阳郡的泾县,从名义上来说也不叫山贼,但愣是给自己起了一个“泾县大帅”的诨号。

 所以哪怕孙策此刻得了丹阳郡,身处丹阳的这些豪强也只是因为孙策先进攻吴郡,而对他持有观望之势而已,本身依然处在相对独立的状态。

 真要说对他有几分臣服,只怕是没有的。

 在这样情形下,孙策出现缺粮的情况在所难免。

 毕竟乔琰资助他的也只是耕地的工具,而不是一笔粮食。

 “只要能撑到秋收就可以了……”孙策心中倍感无奈。

 在扬州各郡中,吴郡的面积排起来得在末尾,可也正是这个小小的吴郡,当真是一块硬骨头!

 光是在严白虎这个家伙的手底下就有万余人,这些人对吴郡的地形了如指掌,行动灵活,哪怕孙策已经统兵压境,攻杀到了震泽的位置,也不断在给他制造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