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带球出征-第2/3页

加入书签
 皇后娘娘饶恕,五十杖是要打死人的啊!关菊身边的侍女惊叫起来,然而宴涟漪的衣角转眼间已消失在远处夜色之中,关菊的咒骂和求饶被远远甩在身后,再没有转圜余地。

 若是从前,她并不会因口角之争行这般惩罚,可这关菊入宫以来便多行不义坏事做尽,她也不介意当一次这嚣张跋扈的恶人,在那赫赫威名之上多添一笔。

 书房的灯烛璀璨,燃至半夜,玥彤终是忍不住叩门。

 娘娘,您还怀着身孕,太医说了,切莫如此劳累玥彤深知戎马仓皇,奈何宴涟漪忙起来常常忘了身子,且不说皇上回来无法交代,她就是在门外这样候着,心中便焦急不安。案上层层叠叠皆是兵书卷轴,她接过玥彤手中的安胎药,头也没抬便饮尽,低低叹了口气,说道:本宫再看一刻钟。

 她身为后宫之人,虽有各处情报支援,亦深知钻故纸堆的艰巨,只愿将谋划事无巨细,以防生出疏漏来。

 对了,三皇子一党查的如何了?宴涟漪饮了口茶提神,向玥彤问道。

 不出娘娘所料,汇御史一众人果然与那东陵国曾有暗中联系,恐怕如今皇城内局势便是他们这等奸贼所透露,才会出此剧烈动荡。

 宴涟漪并不诧异,点了点头:暂且将三皇子党羽罪证搜罗齐全,先不急着动手,皇上这一年来留着三皇子性命,便是碍于那夺权之争的流言蜚语,等他自己坐不住露出马脚,才可全然斩除。

 她迁思回虑,少顷,像是自言自语般缓缓道:何况,这群人不过是被逼上绝境的强弩之末,外强中干罢了。

 玥彤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听见宴涟漪问道:那关菊如何了?

 太监未下死手,仍吊着一口气,只不过五十杖下去,浑身已是血肉模糊,往后没了行动能力,与废人也没什么两样。

 说起此事,玥彤忿火中烧,又道:今日公然行刑,宫中下人也自会识趣,奴婢以为,她这些年与陶太妃一道作恶多端,若是就此葬身,不仅坏了娘娘的名声,也太便宜她了。

 你做的对,宴涟漪眉心舒展开,面容平静如水,直言道:她罪有应得。

 玥彤走后,书房内又恢复了一片漫长的寂静。

 宴涟漪翻阅着手中兵书,指尖在泛黄的堪舆图上滑过,重重墨迹呈现眼前,寥寥三言两语,斑驳笔墨,却囊括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乃至王朝兴衰。

 她脑海中忽然一阵恍惚,仿佛回到了清慕园门前那狭窄的街道上,三皇子的囚车穿行而过,她站在人群之中,周身满是人们愤气填膺的话语,每一声呐喊都掺杂着淋漓的鲜血。

 面前兵书中白纸黑字,懿旨中每一笔墨迹,都将昭告着无数血肉与人命的安危,纵然身份有别,他们的性命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沉沉叹了口气,又埋头扎了进去。

 埋伏之举略有成效,但只是暂缓之际,几日后,东陵军便已深入腹地,逼近皇城,先行的部分轻骑几乎已到达枝河边,临水驻扎集结,而边疆传来的信件,姜漓虽率军返援,依旧需几日脚程,兵力的缺席,宛如乌云密布,连空气都凝结起来。

 太和殿内,浓重的硝烟味漂浮在每个人心头,战事如绷紧的弦,一触即发。

 皇后娘娘,枝河一过,东陵军攻入皇城再无合宜的防守之地,您计谋虽妙,可行军作战不是纸上谈兵,依老臣之见,我军定要先行渡水,背水为阵,方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承将军未免太荒谬!当即便有人出声抗言:敌我军力差距数倍,那罗森的实力各位有目共睹,此事若正面应敌,怎有得胜可能?

 对面之人毫不示弱,反驳强辩道:恕我直言,如今国难当头,不计牺牲方能有一线生机,若东陵军攻入皇城,你我之辈乃至国家命运,都将是鱼游釜中!

 你以为,这两万兵将的血肉之躯,又能拖延到何时?恐怕皇上援军未至

 够了,正前方,宴涟漪开口打断他们的争执,凛声道:我军镇守于枝河东侧,待东陵军渡水过半

 殿内有一瞬间的肃静,转眼间议论如沸腾的水般汹涌溢出:皇后娘娘手持虎符,我等皆听尔号令,只是战事不可等同儿戏,若出了差错

 若出了差错,本宫自会担责,向皇上解释。宴涟漪的声音决绝,凌厉的目光在殿中一扫,顿时再无人有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