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等到东汉灵帝时候,
因汉灵帝刘宏好书法辞赋,
下昭设置了鸿都门学,
所入读的学生都要求擅长尺牍(古代书信),
辞赋及鸟篆工书。
经考试合格后,
才可以入读,
入学后的主要学习内容,
也是尺牍、小说、书画与辞赋,
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府,
开唐代专科学校之先流。
自鸿都门学创立之初,
遭到非议不断,
帝师杨赐、尚书令阳球等人均曾上书,
要求将鸿都门学废除。
汉代的官员来源于举荐制度,
士人们都依赖于此举。
而鸿都门学出现后,
这些不靠举荐、不靠拼爹的寒门人物,
用书法、辞赋,
就能轻松接近皇帝这位最高掌权人物,
从而获得高官厚禄,
怎能不让太学生们眼红嫉妒?
于是乎,
鸿都门学设立不久,
就罢停废除。
终归是昙花一现,
让人不胜唏嘘。
(二)
隋唐时候,
采取重振儒术、三教并重的文教策谋,
在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度。
唐在隋的基础上头,
从中央到地方各处,
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
其中,
“六学二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流。
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隶属国子监(国立京师大学,平民可以就读)。
二馆指弘文馆(政府主办的普通贵族大学)、
崇文馆(皇太子主办的高级贵族大学),
这两大教育机构。
这些学校是大唐的最高学府。
唐朝的“六学二馆”,
有着不同的入学要求,
以及严格的等级约束,
这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配属。
除了官学,
私学的发展同样迈出了很大一步。
依山而建筑,
隐于名山大川、风景秀美之处,
一些书院开始出炉。
(三)
等到宋代时候,
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才应运而出。
宋代出现的书院机构,
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出炉。
可以说,
书院萌芽于唐末时候,
形成于五代时候,
大盛于宋代时候。
书院以研究、讨论和讲学为要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