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幕 此为天下计-第4/5页

加入书签
    “阿兄,阿兄,你们再说哪锅?”不到十岁的幺妹拉着牧云朝的垂摆,一脸急切的询问道。

    大乾天下,诗词的魅力已经上升到一种奇特的高度。

    牧云朝一脸头疼的应付起兄弟姐妹来。

    大殿。

    高位之上,坐着的便是老皇帝。

    左右是他年长的几个儿子。

    牧晨曦比较特殊。

    身为神策府金领卫,又剔除云字,他此时,负责安保和现场秩序。

    因此,暂时不在殿中。

    看到考生皆已入殿站好。

    老皇帝面露笑容,道。

    “诸位之才墨文章,寡人已经知悉。今日大殿之上,无有常世规章,大家畅所欲言,一舒胸中所见便是。”

    题还未出,格调便定下了。

    这话茬一听就知道,今日考试内容,当是策论无疑。

    “不知诸位学子,如何看待文士的。文士治国,又当如何行政?今我大乾,已经历经百世,但世易时移,很多尊古的做法会不会不适合当下?诸位学子可以畅所欲言,若有人觉得对方说的不对,也可以出场反驳。”

    这样的出题方式,对于很多人是吃亏的。

    大殿之上,数百名考生,又如何一一听取各考生的论据呢。

    何况,有些人或许不善言辞呢。

    但这作为大乾科举殿试的环节,一直存在,或许是有缘由的吧。

    在确认可以开始抒发观点后,就有考生举手出列。

    “治天下者,必为文人。文人之首,当在世家。治国如同之家,不过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尊古还是不尊古,皆在于古法是否有效。若是万古之法,依旧能治理好今日之国,沿用古法,有何不可?”

    “圣上,我认为文士治国,并无非议。而是文士的成分才是重中之重。大乾很大,修士很多。但其实,放眼天下去看,修士又只是少数。天下仙门看似很多,但每州能叫出名字的也就那么几个。每门每派,听起来好像修行者无数,但最大的仙门,算上门派杂役,外门行走,也不过万余人。”

    “再看天下散修,大多六七境便是巅峰,多数人一生劳碌,也无法跨越下五境。以至于,放弃修行,加入军队或是贵族府邸,成为供奉。”

    “如此可见,天下,还是普通人居多。”

    “那么我们的政策其实也更需要偏向普通人。可世家子弟出身之人,何人敢说懂的天下黎民之苦,黎民之需求?陛下,当重用寒门子弟,只有他们,既有先辈之遗泽,可以读书习字,拥有见识。还生活困顿,了解民间疾苦,便于政策制定与实施。”

    “重用寒门士子,此为天下计。”

    这个声音,是何琼。

    牧箫站在队伍的后面,一脸的惊讶。

    没想到,这位和王方走的极近的学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反骨啊。

    要不,冲锋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胡言乱语,寒门子弟,终日为生计奔波,又读过几本书,了解多少疾苦?怕是所有见识,都是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见识。就这样,也敢说能制定顺应天下万民的政策?怕是青蛙言天,不过自以为是罢了。”

    有世家子弟出言反驳。

    “对极。要我看,天下许世人以治世之能便足矣,尔等寒门弱子,只需俯首听令,做牛做马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