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苏晟没钱,但架不住程家、尉迟家有钱,强大的金元攻势下,一干窑工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
对于这些身上背着奴籍的工匠,给主家干活是天经地义的,主家能给钱那就是好事,更何况苏晟给的还很多。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讲究的是一个“情”字,虽然有些地方也以钱为标准,但只是极少的情况。
观念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两个星期后,孙老终于调整好了配方,而后一窑烧完,苏晟终于在这个时代见到了水泥。尽管这个水泥只能算最初级的,可也是水泥,意义完全不同。
自从水泥诞生的这一刻,城墙、河堤、道路的修筑再也不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了,说是彻底改变了大唐的也不为过。
当然,这一点除了苏晟,其它人都不清楚。
让窑工把水泥装进袋子,而后满满的堆了一整车,苏晟直接拉着车去了右武卫大营。
老程没有把苏晟参军长史的牌子收回去,这就代表苏晟依旧是右武卫的长官,是将门的一员,出入右武卫大营自然很简单。而且,苏晟还提前打好了招呼,自然不会被守卫拦下。
进了大营,只见得整座大营戒备森严,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那群老兵油子一个个都全身披挂站了出来,站的笔直,平白升起一股杀气。
苏晟没理会,亲自驾车直奔校场。他是能进大营,卢大郎可不行。
校场的守卫更加森严,哪怕这一天的折腾就是为了苏晟,也要检查了他的腰牌后才能进入。苏晟难得的露出一丝凝重,冲守卫的将士拱了拱手,一扬马鞭进了校场。
里面人很少,苏晟认识的只有三个:房玄龄、程咬金和尉迟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干瘦的中年文士、一个面白体宽笑呵呵的胖子、一个面色蜡黄的武将和一个极不起眼的身穿盔甲的中年人。
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身穿皇袍的三十岁上下的人。
翻身下马,苏晟上前两步单膝跪地,朗声道:“臣苏晟已将水泥带到,见过陛下!”
“起来吧,军中不必如此多礼。”李世民的声音很浑厚,语气也很平淡。
“谢陛下。”苏晟拱手又一礼,而后起身。
李世民走上前来,看了看苏晟,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就将视线转向马车上那一个个装的满满的袋子,说道:“这便是你弄出来的水泥?朕听说为了这东西,你差点把程家、尉迟家和房家的家底掏空?”
“陛下,臣以为,这都是必须要付出的!”
“呵呵呵……”李世民笑了笑,“玄龄、知节、敬德在朕面前把这东西吹的天花乱坠,朕本来是不信的,但既然有三位朝中重臣为你打包票,便姑且前来看一看。这东西既然是你弄出来的,便由你来给朕和朝中诸位重臣展示展示,若是当真如朕所听的那般,朕重重有赏。”
“喏!”苏晟应了下来,随即便招呼周围的禁军过来帮忙。
没干过和水泥的活,但不代表苏晟没看过。依样画葫芦的把先前准备好的沙子和水泥以3:1的比例混合好,然后放水,让一个臂力惊人的军士开始搅和。一车的水泥自然不能只一个人搅和,苏晟直接分了十组一起干,倒是刚刚够将这一车水泥用掉。
不一会儿,水泥活好了,苏晟又指挥起随着李世民一干人来的那些工部大匠来,照着平时建城墙的样子直接平底起了一堵墙。墙不大,高一丈,长三丈,和一般边疆小城的城墙高度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堵墙是用水泥来砌,墙面上也涂了一层水泥。
水泥和的多,只砌一堵墙太浪费,苏晟将剩下的水泥在地上铺了一条路,一丈宽,十来丈长。这些大匠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水泥这东西,但苏晟只是稍稍一说怎么弄,人家就明白了,干起活来和苏晟见过的那些老瓦匠差不了多少。
灰腾腾的地面灰腾腾的墙,突兀的出现在右武卫大营的校场之上。苏晟两三步上前,双手一拱言道:“陛下,水泥要完全干下来要四个时辰,为今只有等了。”
“四个时辰……”李世民嘀咕了一句,然后看了看天,突然笑着对一旁的程咬金说道,“知节,看来朕今日要在这营中用饭了,许多日子没与诸君在军中用饭,倒有些怀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