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冠盖满金城

加入书签


    秦云师范866班同学聚会,来了13人。没来的原因各不相同,来了的都一个目的:祝贺当年的班长刘景田荣升。

    刘景田上任不久,到省城学习一周。趁着这个大好时机,省城的几个同学张罗起了这次同学聚会,我和其他七位同学为此专程冒着雨雪从县里、市里赶来。秦云师范866班的同学自毕业三十二年来,虽然也大大小小聚会了好几次,但不可逆转的是,曾经朝夕相处四年整的四十个同学,还是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陌生。

    这次聚会,虽然只有十三人,还不到全班人数的一半,但是远路上赶来,这份情谊,想想,就让我自己都感动。因此,这个聚会的分量还是很重。这种情况下,最能表达心意的只能是喝酒。聚会的召集人李菊以东道主的身份,第一个敬酒。她庄严肃穆的端酒杯的样子,很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嗯,长得也挺像她。李菊一连提议了三杯,说了三句话,一是为866班的同学情谊干杯,二是祝贺班长荣升,三是祝愿各位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家都客客气气喝了,有的一口干,有的抿了抿。接着刘景田提议,还是三杯酒,三句话。和李菊不一样的是,刘景田的这三杯酒结结实实灌到了每个人肚子里。几杯酒下肚,大家面色红润,气氛也活络起来,开始你争我抢的敬酒。敬着敬着,重点自然而然的集中到刘景田身上。

    刘景田很能喝酒。刚开始他说不喝,说第二天要上课,晚上回去还要补写小论文。刘景田话还未说完,李菊就端起一杯酒堵住了他的嘴,说就算要交十篇论文也没关系,要实在完不成任务,你办公室一班笔杆子就是一帮饭桶,都赶出去,让马山香给你当主任。

    听到李菊点我的名,我赶紧表态,说刘县长好好喝酒,论文是啥题目,我马上就写,回去时你带上。

    刘景田和李菊都哈哈哈笑起来,好像我讲了多么可笑的笑话似的,他们谁也没要告诉我论文的主题。大伙的笑声中,我的脸唰的烧起来,我可没喝酒。

    李菊开了先例,接下来的敬酒成了灌酒。不管谁给刘景田敬酒,他一开始都是各种拒绝。

    不喝嘛,好办,灌!

    男同学合力按住,女同学端起酒杯喂酒。好像忘记了他是曾经的班长、如今的某某长,或者正因为他是曾经的班长如今的某某长,她们才这样灌他。我坐在刘景田对面,在圆桌中心真真假假花草的掩护下,正是偷窥的绝佳位置。我可看了个清楚,她们灌他的酒,大半都洒了。

    刘景田还是很快醉了,趴桌上,拉也拉不起来。这就有些没意思了。刚这么想着,就看见李菊娉娉婷婷的走到刘景田身边,举起一只空着的高脚杯,杯口对着刘景田,环视着全席,清清喉咙:

    “准备好了没?摄像到位了没?哎呀,笨,手机上都自带摄像机的!”

    好几个同学赶紧掏出手机,对准了刘景田和李菊。

    李菊在省城当律师,大概经常上大场面,经常面对摄像机,无论怎样的场面,都镇得住。不像我,语无伦次也罢,声带还不能正常发音,不是太小人家听不见,就是太大,以为我有意见似的。因此,我毕业后声嘶力竭的勉强教了几年书,痛苦得实在熬不下去了,好在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小散文,就托关系进了教研室,一年编几期杂志。这都二十几年了,编的书摞起来,总有我的半个身高,县里写教学教研论文的老师越来越多,教研教改的花样看似层出不穷,不外乎螺旋式发展那一套,只要我稍稍能够与时俱进,就还能四平八稳的继续编下去。我从小马变成了老马,老马伏枥,志在几本论文集。闲话休提,这会儿的李菊实在不像电视上看到的律师,也不像外交部发言人了,倒像节目主持人。准确的说,像董卿,发型像,衣着像,脸上的笑容简直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