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搞事情!

加入书签


    

    把方案往一递,晋宇清闲的一,立马索的扛着一根鱼竿跑河边冥思回蓝了。 !

    春风吹绿河两岸,碧玉妆成一树高。躲在树荫下,微风拂面,鱼钩一甩,巴适得很。

    对初学者来说,钓到大鱼最重要,对于老手来说,能不能钓到鱼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心境。

    真实的情况是,晋宇想钓到大鱼都不容易了。自从次招待了一帮饕餮之后,长安城刮起了一阵烤鱼风。长安百姓本来有吃鱼脍的爱好,堪堪能保持供应平衡,这一流行烤鱼不要紧,鱼供应不了!一时间长安鱼贵!

    曲江池是任城王的私产,没人敢在曲江池捕鱼,于是退而求次在离长安城最近的皂河和浐河捕鱼。很快,两斤以的鱼捕捞的差不多了,偶尔钓一条大鱼还是鲤鱼,只能取下来扔河里。

    供不应求的结果是已经有人跑灞河捞鱼,打鱼来扔水桶里运长安城出售。利润高了嘛,多跑几十里地也是划算的。

    晋家庄的村民没人从事这行业,投入产出太低!如今庄子的几大作坊给的工钱捞鱼赚的高。出了国丧期后,肥皂作坊终于走正轨,晋宇采取的是分工种流水线作业。

    即便是聪慧如晋宇也有只能采取笨办法的时候。这时候的烧碱不是那么的纯,油脂的成分前后也会有少许差异。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晋宇只能用笨法子——搅!

    后世有个故事流传非常广,说玻璃有气泡,为什么呢?没人想明白,交了高额学费以后,有人给出了解决办法——搅!

    肥皂作坊也是采用的此类方法——搅拌!

    作坊内好几个大池子,分别盛放烧碱溶液、油脂等,不断地搅和,让下左右成分相同,然后取出样品做实验,找出最合适的例,再用更大的容器按照实验例进行肥皂生产。法子虽然笨了些,效率也不高,但废品率低。至于一个月的生产周期,谁在乎?生产越慢,说明越难制造,来之不易的东西是最容易提高利润的,物以稀为贵嘛!

    树下有晋宇的专用躺椅,把鱼钩甩下去,晋宇四仰八叉的躺在椅子里开始神游天外。

    来长安两年了,从开始的懵懂、没安全感,到现在的略通透,晋宇知道自己的最大依仗是谁。

    即便是太阳光芒万丈,依旧有阳光无法照及的地方。若非有李二爷的重点关注,自己现在很有可能已经是世家门阀争取利益牺牲掉的亡魂。仅地瓜带来的收益一项能顶四五个国公年薪的总和!世家门阀不动心?真当他们是圣人?无非是不敢罢了!这里面有杜家的周旋、秦程两家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还是李二爷的表态!长孙无忌、魏征的镇场子,谁能有这份荣幸?

    短短两年,从无名小卒到侯爵加身,外面也有人嚼舌根说晋宇是幸进之臣,晋宇对此也是有略有耳闻的。但李二爷给了自己荣华富贵,尽管晋宇还是有所顾忌,在安全感不那么足的情况下,晋宇也愿意促进盛世太平来的更早一些、持续的更久一些。也许,这是士为知己者死吧。

    尽管李二爷私德有亏,但胸怀没得说,也正是这份胸怀,笼络了一批治世能臣,开创了开元盛世!

    晋宇满腔热血,将方案扔给了李二爷,但李二老板看到后,倒吸了一口凉气,晋宇这胃口有点大啊,也不怕崩坏了牙……

    夜明珠?可以从内库调拨!大片良田?这个也可以有!器具?这个也不太难!办工场所?算合理要求,也能满足!

    但创办一所独立的学院是什么鬼?教职工满编二百人?组建不同的学科分支?招生数千人?待遇与国子监持平?

    这是诚心帮老子推广的吗?这真的不是拐弯抹角吃空老子的内库的?

    面对晋宇的好胃口,李二爷牙疼的很。

    次之所以拒绝太子的提议,李二爷其实也有拿不准的成分在里面,想再观察一下。但这一年多以来,晋宇哪项不成功?即便是买荒地种草,今年也已经绿草茵茵,所产草料完全能满足全村牲口的需求!不但如此,膘肥体壮啊!放眼长安,哪家能做到如此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