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击杀-第2/4页

加入书签
    虽然这只棕熊被甩飞出去时,在空中扭转了一下身体,卸掉了一部分的力气,但依然啪的一声撞在了一棵大树上。跌倒在地上,竟然半天都爬不起来。

    林风也没有趁胜追击,而是静静地等待大棕熊爬起来。等棕熊爬了起来之后。

    “吼”

    因为吃痛又是一声既痛苦又愤怒的吼叫。它现在已经疯狂到极致了,在这个森林里,还从来没有谁能把它给伤成这样。这是对它严重的挑衅和侮辱。已经疯狂到失去理智的大棕熊掉头就又向林风猛冲了过来。

    林风看到之后也不怕,直接用太极拳就迎了上去。不断地对着棕熊使出太极拳的招式。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

    那场面,当真是声势如雷,着实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林风的太极拳一拳砸出,看着慢,实则快,空气中都噼啪炸响。一脚踏出,脚底下犹如响鼓。浑身衣衫猎猎作响,就连地上的落叶草屑都无风自动。

    如果有现代的人看到这个场面,就会觉得跟看武侠电影一样,场面是那么的震撼。保证会让看到的人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林风的每一个发力技巧都有很多的变化。手上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脚下的太极游龙步也没有闲着。半步、拗步、顺步、跨步、快步,不断的转化着。就在脚下步伐变化着的同时,林风忽然间明悟了,太极拳出拳的精髓所在了。

    什么是太极?《易经》有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太极,太就是至,极就是极限,也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

    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林风此时就表现出了这种虚无的气势,这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

    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同时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武学,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

    同时想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敌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