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媒体计划-第2/3页

加入书签
    “你以后肯定没时间做教学工作的,但职称对于你来说也比较重要,等真把水稻项目做成功,院士肯定没问题,在学部有官方身份,对你的大计划来说有帮助。”

    这完全是站在陆恒的角度考虑。

    看了陆恒的几个项目书后,杨明知道自己的关门弟子有多大野心。

    想要实现野心,必须和他走相似的路。

    不能单纯做一个科研学者,还要有其他影响力。

    而且陆恒如果只是普通学者,没有系统内的身份,到时候指挥一些院士干活,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陆恒上辈子就完全脱离学术界。

    他想自己做成巨企,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分部。

    商人的身份大于科学家身份。

    现在自然不一样。

    他选择联系杨明,也有这层原因。

    真以为做出成果就能混到院士啊,也需要各种学术之外的助力才行。

    就算是上上辈子,获得诺奖的屠老也不是院士。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还被媒体报道成“三无科学家”。

    当然这并不影响她和她带领的团队的伟大。

    同样。

    科学院没有接纳屠老也并不影响其为夏国科学界的最高殿堂。

    所以以后的发展路线,其实已经明确了。

    那就是在领导秘密科研项目组做一些影响深远的生物项目的同时,明面上也保持学者身份。

    这对陆恒来说很重要,他不想当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家。

    陆恒虽然很佩服那些待在秘密基地,奉献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科学家。

    但自己不能这样做。

    他只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比爱因斯坦还要伟大的科学家,才能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升级各种生物。

    为此陆恒还打算成为通俗科普的自媒体人。

    这一个月,陆恒已经在B站、斗音、西瓜、快首、头条等等自媒体平台注册账户。

    只是因为筹备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准备内容。

    现在搞定了杨院士,那就有空筹备自媒体成名计划。

    杨院士和相关人员商议,估计也需要花费一段时间。

    还要看到陆恒的能力!

    按照陆恒的规划,至少要动员数十万科研人员辅助,才能开启“烛龙项目”“蛟龙项目”等等计划。

    投入的资金更是海量。

    他也需要证明自己,所以前期肯定是从小项目入手。

    这些小项目,正好可以一边科研,一边发到网络上吸引人气。

    陆恒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

    刘启超自然不认同,他觉得搞学术就应该专注,何必浪费时间去运营什么自媒体。

    “小师弟,我觉得没必要搞什么自媒体,你的成果递交上去,不会缺项目资金,而且单单是基因编辑技术,就足够让你留名青史,该宣传的时候会有字母台找上门宣传的,做其他事容易分散精力,对科研来说没有好处。”刘启超建议道。

    陆恒没办法解释,搞自媒体,也是搞科研的前置工作。

    只能笑道:“师兄,科学技术也不只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的事,让普通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也同样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