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茶楼里还准备了另一套衣服,这一套是给钟胜天用的,是一套恰到好处的衣服,可以让他完美地伪装成陪伴王玄青的师爷。王玄青向钟胜天说了自己的打算,钟胜天答道:“我觉得去京郊把杨典叫过来确是有理,但是去太行派总舵恐怕是打草惊蛇!”王玄青早知这是他可能不会完全同意,心说到了京郊再去太行派也不迟,再说杨典武功高强脚力强健,又不是需要搀扶之人,并且他自己也会骑马,只要让钟胜天将马提供给他就可,而自己便可以去太行山上,并不冲突。
随后便开始准备接下来上路的具体事项,原本打算一人各骑一匹马,这样方便灵活,但是后来又考虑到如果想要快,就需要日夜兼程,但这样对人和马的精力消耗都是极端巨大的,因此就需要考虑是否可以让人轮流休息的方法,其方法就是使用一辆马车,但是架上马车会让速度降低一半,最后决定以四匹马拉马车,这样可以平均掉每匹马的脚力,这样便可以一人休息一人驾车,日夜兼程最是节省时间。
使用四匹马拉车的计划是欧阳纯出的,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王玄青根本想不到用四匹马拉车这么奢侈的事。而调头办这事的欧阳纯,已然将四批雪白色的骏马准备在了茶楼旁边的马棚,因此当钟、王二人出门的时候,这四匹马和马车便立刻出现,而牵马的便是欧阳纯的那黑瘦小厮。
钟、王二人也不客气飞身上马,便开始向西出发。途中王玄青和钟胜天各驾两个时辰,依次轮流。而由于钟、王二人的马车与官府的式样皆一模一样,不仅途中百姓纷纷避让令其马车先行通过,并且也再无旁人追击。因此,不出几日便到达了通往京畿和太行山两个位置的分叉口。王玄青便说要去太行山一趟,钟胜天心说:“若是我劝他不去,他必然不肯听,不如不开口了。”原来王玄青并不十分敬重寻常武林前辈,因为就其在太行派的经历来说,派中前辈总是瞧不起他,他只敬重那些心中崇拜的人,但并不会盲从,而是时常怀疑那种神圣性。而钟胜天平时总不老正经,常常扯东扯西,因此王玄青更是不把他当武林前辈了。
随后,王玄青将一匹马从四匹马的马车中取下,取下的那一匹是与其原先骑的那一匹最像的。随后,他便开始一路向西北走去,因为不用驾车,一人一马信步由缰,再加之目的地是他期盼已久却之前不能返回的太行山,他心中自然是更加畅快。这几日正好有强风吹过,浓浓的秋意更是让在原野上漫游的王玄青回想起了在太行山上的童年美好时光。
话说这边王玄青与钟胜天分开,当时钟、王二人均已然在山东地界,因故其行踪其实已然被季氏看在眼里,得知此消息后便用各种方式向独孤峰暗示王玄青奔向太行山而钟胜天去往京畿之事,其实除了在京畿之地锦衣卫消息可以说是最灵通外,在京师、直隶外的地区则是贵族、地方官、士族的消息最是灵通。而在士族和门派最是林立的地方,往往靠着地方的势力互相牵制的方式来统治,就比如说季氏所在的齐鲁一带,其实除了季氏还有其他几个世家大族盘踞,另外的就是还有驻军、公爵、刺史的势力,而镇守东京的亲王和隶属皇家的禁卫军也对此有所染指,换言之越是重要、富饶的地区,争雄和互相遏制的势力就越多,而那些物产稀少的地区则是其中某一种势力一家独大。
不出几日,王玄青已然到达了太行山脚下,这是他生活了十数年的地方,更准确的说法是他只离开了上述的几个月,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太行山一带,因此见到眼前云雾缭绕,山清水秀的景色和回忆起这几个月颠沛流离的遭遇时,心中不禁感动。但是这时已然是日落十分,山脚下已然是一片死寂的黑暗,惟有上顶上头残存这如烈焰燃烧般的红光指引这方向。其实,此时已是深秋,白昼时间日渐短暂,而暗夜则一步步延长,他知道山上尽是陡坡,而其马还尚未熟悉那崎岖的山路,但他还要向前,因为心中的悸动在催促着他,再说已然到了如此时日,再说自己一路上常常遭到莫名其妙的袭击,恐怕是被人顶上,因此若是明日清早再行恐怕牵连本派。因故虽然是日落时分,但是已然一路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