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辰河一号首秀航-第2/3页

加入书签
    杨锡粗略算了一下,三条船,光是工钱二百多人,六个月就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还有其他材料开支,这三条船下来,足足要两千两银子。一条船卖一千两都少了,不过这肯定是不会卖的。

    有一个生意却可以做,那就是出租。

    一条船所有人,按百人计算,工资一天30钱一人,就是3000钱,三两银子,船如果不用,就是三两没了。

    出租一天,包人员在内,收个六两不过分,毕竟一天可以运输几十吨货物,到对岸蕲春、邾城,两天一个来回,也划算了。

    就算是更远的地方,几十吨货物,上千两银子,一趟赚一倍,若是来回一趟在十天,船费也才六十两,就算一个月,也才一百八十两,利润很高了。

    目前往下游,最远也就是到柴桑(今江西九江),不到两百公里,半天路程,加上卸货装货,两天一个来回了。

    罗家和胡家的船队,由于都是小船,最远也就是到柴桑,上到竟陵。但小船除了慢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人手不少,货却装的不多。虽然两家赚了不少钱,但吞吐量不大,这就急需解决运输的问题。

    计划到这里,杨锡已经想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先请罗兰和胡家家主胡钊极其儿子胡灼上船,看了货再说。等他们心中有了计较,自然会去联系更多的行商和长江沿岸的世家。

    等过个十天半月,辰河二号辰河三号出来,这两家就可以直接起航了。

    辰河一号,却是自己要用的,董才已经兴奋得不要不要的了。

    罗兰和胡钊胡灼上了船,参观了动力舱,已经被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杨锡给他们的惊喜实在太多。

    没办法,杨锡的产品,不仅绝无仅有,而且比市面上价格低上一倍。现在的纱锭,已经降到了三钱的入货价格,以前入货可是六钱。至于玻璃产品和辰河酒,市面上没有,没法儿比较,那是奢侈品。纸的价格也比市面上低上一倍,他们还能对倍赚。三家联合,现在几乎垄断了下至柴桑,上至竟陵的好几个县。借用这几个县的行商,向内地辐射,不知道扩张到了什么地方。

    但是这船,杨锡却声明了,不卖,多少钱都不卖,但是如果胡家能够再卖一块地给辰河工厂的话,可以出租。

    胡灼倒是没有多想,胡钊却犹豫了一回。

    土地是胡家的根本,就算不是良田,那也是产业。不过杨锡也说得对,有钱有粮,还愁买不到地,如今土地明码标价。

    最后,又以上次同样的价格,购买到胡家的土地一块,直接将现在的辰河港,延长了一倍,直接下接鄂县东的七乡了,其中还有不少是良田。

    买了土地,杨锡直接将船坞扩大一倍,又将新赠的人工,全部用于造船,船工直接增至四百多人,力争在今年年关之前,大船达到八艘。

    当然,船出来了,船卫也不能少。杨锡在现有的警卫营编制中,抽调了两个班,填充战斗人员,加紧训练,只等辰河二号和辰河三号入水,就马上上岗。

    三日后,董才为首的辰河商团,第一次远航,目标,柴桑。

    辰河一号在柴桑呆了三天,所有货物搬空,换成粮、盐、铁等物,至于银两,自然也是有所增加。

    第四日返航,早有随船飞鸽传信,此趟大胜。

    沿岸民众,多有见辰河一号者,惊为神物。后世有史记载:辰河神舟,不用风帆、不用橹槁,穿梭于江,其速之疾,有如飞燕。

    柴桑至鄂县,两百公里,只要四个小时,这在当时,真是——简直了。

    杨锡规定,辰河一号,最远不能下过柴桑,因为一过柴桑,万一出了问题,被盐帮劫了,那就鞭长莫及了。杨锡不想有一点点的损失,现在自己还损失不起。

    辰河一号回来当天,胡钊罗兰等人,都在辰河港接待,庆祝辰河港这一壮举。然后就听杨锡说,明日,辰河二号下水试航,辰河一号护卫,邀请辰河港所有大小行商,鄂县所有行商免费上船体验一日。

    期间到场的会有鄂县县长李珪、县丞胡侃、县尉黄灿、另还有十几个鄂县家族族长。这一消息,顿时在鄂县炸开了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