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兵犯原州-第2/3页

加入书签
    既然已有前例,现在再照搬一次又有何不可?

    李渊听后只是目光下移,淡淡看了那大臣一眼,捋着短须不语。

    “禀陛下,臣认为此法不妥,”左边行列里又站出一位老臣,道:“突厥此来人马众多,恐怕寻常财帛难填欲壑,臣斗胆猜测,其野心或旨在长安府藏!”

    这话不说不打紧,一说出来,大臣中顿时有人面如死灰、哗然失色。

    试想殿上的京官们哪个不是一家老小均住城中,如果突厥兵马真杀入长安,那才真是灭顶之灾。

    那位老臣又接着说道:“因此,臣以为不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止。”

    烧了长安以绝对方劫掠的念想,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一时间又引来了众多大臣的附和。

    龙椅上的李渊却是脸色微变,双目精芒闪动,环顾百官一圈,沉声道:“除此以外,众爱卿还有何良策?”

    底下百官均你眼看我眼,最后默然不语,看样子似乎已经达成了自保为上,逃命要紧的默契。

    蓦地,一人从左侧行列中挺身而出,道:“禀陛下,臣以为此计万万不可!”

    百官们不禁齐刷刷地朝那人投去惊诧目光,才发现出言反对的原来是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续道:“其因有三,一则焚都弃民,实有损我大唐国威,日后征服四方万国,如何服众?二则想我大唐初立时根基未稳,才不得不屈身饲狼,如今我国力日盛,两军对垒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三则突厥虽虚夸控弦百万,然其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大可汗颉利与小可汗突利名为叔侄,实则有夺位之仇,一旦后方有变,则颉利自顾不暇,敌军便可不攻自破!”

    这番利弊论述说得实在有理有据、有智有谋,别说武官,就是文官听了也登时气血上涌、士气激昂,一扫刚才朝堂上的阴郁之气。

    众人不禁纷纷向李建成投去了激动且赞赏的目光,其中又尤以魏徵最为欣慰。

    龙椅上的李渊更是忍不住离座起身,拊掌大笑道:“真乃吾家千里驹!”

    百官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陛下心里的意思是主战呀。

    “然则,敢问太子又该遣何人为主帅呢?”

    殿中倏然响起一道略带沧桑的嗓音。

    李建成眼中杀机一闪而过,他光听声音便知道提问这人正是李世民手下的十八学士之一房玄龄。

    而房玄龄刚才所提出的与其说是个问题,但不如说是条毒计更为准确。

    朝堂之上向来是举贤而不自荐,尤其是兵马大事,倘若自荐难免给人一种夺权不轨的印象。

    如今房玄龄主动向李建成询问主帅人选,便是要让他先举出一人,这样其他臣子中即使有人再推举李建成担当主帅,李建成为了自己的清誉着想,也不得不辞让这位子。

    真可谓打蛇在七寸,一下堵住了李建成亲自领兵出征的路子。

    岂料李建成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似乎早有准备的样子,诚恳道:“秦王久征沙场,足智多谋,臣愿举荐秦王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满殿惊愕。

    就连一旁的李世民都忍不住偏头看了李建成一眼。

    百官们就房玄龄刚才的发问在脑海中早已经设想了无数人选,就连太子自荐的可能都有过,唯独没想过他会举荐秦王。

    重坐回龙椅的李渊也不免面露诧异,锐利的目光往李世民身上投去,深深看了一眼,却没有立即给出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