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人最看重什么?
无疑当属一个“孝”字。
太子萧统,当初生母丁贵嫔生病。太子入永福省,朝夕侍奉,夜不解带。直至丁贵嫔去世,仍旧茶饭不思,滴米未进,哭辄恸绝。不到一个月,十围腰带,削减过半。每每上朝,见者无不落泪。
由此可见,太子之孝是出了名的。
而这,也是太子深受群臣百姓拥护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若是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无法做到,谈何“忠君”、谈何“爱民”。在这个时代,做官实行察举制度,“孝”是察举的第一要义。
想到这里,萧欢心里已有了计较。
前一世,他也不是不懂变通的人。农村出身的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但他更知道什么叫坚强忍耐。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家国大义,忠孝仁心早已深植心中。
现在,他急需一场表现,来改变众人对他这个嫡长孙的看法。尤其是,那位高坐于皇帝之位的人!
“来人。”萧欢朝门外喊道。
过不多久,门从外面被人推开,一个身着白衣的太监,轻悄悄地走进来跪在萧欢面前。
“大公子,您总算醒了。小的伺候您更衣吧!”
萧欢看了看眼前这个名叫“解不通”的太监,知道了他的来历。
南梁初期,北方混战,南梁得以养精蓄锐发展。加上武帝萧衍励精图治,综合国力很快得提升。周边许多小国也开始附庸称臣,其中就有位于高句丽南部的两个小国新罗和百济,
新罗和百济两个小国,地小物稀,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贡品。后来每年纳贡,为表臣服之意,多会进献美女和太监以供宫廷使用。而进献给南梁的太监,大多都分配给皇子公主们驱使。
这解不通就是来自百济国。
萧欢任由解不通帮他穿戴好白衣,轮到穿鞋的时候,萧欢抢过来淡淡一笑道:“鞋子我自己穿,我这人,不太习惯让别人穿鞋!”
可就是这一随意的举动,可把解不通吓坏了。只见他立马跪倒在地,磕头道:“小的该死,没有伺候好大公子,请大公子责罚!”
萧欢身为太子嫡长子,出生后便已被封县公爵位。但是萧欢却不喜欢别人叫他的爵位,直让这些下人太监们称他大公子。
“显阳殿此刻都来了些什么人?”萧欢没有理会如捣蒜头的解不通,穿好鞋后问道。
解不通感觉眼前此时眼前这位大公子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但具体有什么不同又说不出来,只道是大公子悲伤过度,自己也跟着想多了。
“回大公子,京城的老王爷们能来的都来了,还有许多大臣也都在。太子妃带着二公子和小郡主也都去了。还有保林和她的两个儿子也在。”解不通缓缓说完,又补充道:“陛下昨夜已命人八百里加急通知各地藩王回京吊孝......”
“很好!”萧欢拍了拍解不通的肩膀,“起来吧。以后你就好好跟着我。”
解不通被萧欢这一举动感动得掉眼泪,就要磕头谢恩,还好萧欢拉住了他。
以前大公子可从来没有对他有过这样的行径。
太子妃蔡氏生有两子一女,长子萧欢年十五,封华容县公。次子萧誉年十三,封枝江县公。小女萧玥八岁,封高平郡主。
太子另有一个妾室龚氏,称为“保林”。育有两儿,长子萧詧年十二,封曲江县公。次子萧谨仅五岁,封广德县公。
太子灵柩已安放于显阳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