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乌巢传经兄妹斗法(感谢飞得高哟的4张推荐票)

加入书签


    唐僧知江宁心中的困惑,解释道:

    “七之数,乃阴阳与五行之和,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佛家的善或美,世间万物修行之道,也是以七之变化为始。”

    “所谓年份修为,不过是七的代指基数罢了。”

    “以道家而言,七百年为引气炼气,登堂入室,七千年为炼气化神,七万年为炼神返虚,十二万年合而归一元后,当是真一,又过七元,度得三灾,才算位及纯阳,超脱成仙,你若想化为人形,还需修炼至炼气化神方可。”

    江宁恍然,掐爪一算,按现在的速度也就差不多三年出头,有了那三四千年做对比,他心里顿时好受了许多,可以接受。

    只能寄希望于唐僧过个三年两载再赶他走吧。

    江宁心中求菩萨告佛祖。

    这一番闲聊插曲后,却是忽然望见一座高山。

    唐僧忽地勒马,心生有感,望着那高山问道:

    “此处为何地?”

    玉真抱着白猫,在身后笑道:

    “回师父,此地为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徒儿这一灵真性初到凡间时,曾见过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一同修行,被我婉拒了。”

    猴子嬉笑道:

    “乌巢,乌巢,怕不是个老鸹成精,鸠占鹊巢,妄自称师。”

    唐僧不悦道:

    “悟空,休得无礼。”

    猴子闻言呵呵笑着不再说话。

    江宁心想这猴子嘴可真欠,难怪耍了这么多年光棍,活该被压五百年。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上了山去。

    只见山间青松碧桧,绿柳红桃,有仙鹤齐飞,穿过山崖前的朵朵祥云,又见滔滔绿水,香花草绿。

    师徒三人行到一棵香桧树前,树身巨大,遮云蔽日,上方有一草窝,树下有麋鹿衔花,树枝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却见那草窝之中,坐着一个老禅师。

    玉真说道:

    “那便是乌巢法师。”

    唐僧了然,下了白马,与那自树上跳下的乌巢法师对拜道:

    “贫僧玄奘,见过老禅师。”

    乌巢法师笑道:

    “乌巢见过圣僧,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唐僧答道不敢怪罪,那猴子蔫坏,打旁用火眼金睛想看这乌巢法师到底是什么来路,却混混沌沌,看不清晰,只能作罢。

    乌巢法师与唐僧客套了一番,看向了玉真,贺道:

    “小友有缘,多年不见,如今终得皈依,能与圣僧同行,他日正果可期,可喜可贺。”

    玉真谦虚道:

    “得蒙师父开解,除我心魔,只想将功折罪,不敢奢望正果。”

    乌巢法师笑道妙啊妙,却是不理会那猴子,看了一眼玉真怀中的白猫,道了一声怪哉,又说道:

    “听闻圣僧西去,这取经之路,从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需途经无界之地,妖魔横行,有魔瘴阻碍前程,难辨前路,我有《多心经》一卷,共计二百七十字,但念此经,自可去除魔障。”

    唐僧闻言明悟,拜伏于地受教,那禅师遂口诵传之。

    江宁竖起耳朵旁听,与那日黑熊精传他《灵妙三绝心经》时一般,乌巢法师不曾避嫌,字字听来,字字清晰入耳,扎根脑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