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不过……我们真该感谢陆恒,不仅仅是我们影院,整个电影行业都该感谢他。”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对陆恒这部《赤壁》,确实是好评不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很干净,没有那些情情爱爱或者少儿不宜的画面,就像之前那人说的,小学生看也不担心什么。
对电影的夸赞,慢慢也转到陆恒的身上,就连很多78级的大导都说,年青一代有陆恒这样的导演和制作人,华夏未来的电影有更大的可能,也有更大的空间了。
而其实,单就情爱或者床戏来说,陆恒真没想那么多,也没想那么高尚——就是单纯觉得,这样一部战争大片,关注点就是主线,是剧情推进,可以有周瑜跟小乔的互动,但只是起到一个铺垫和衬托的作用,跟炒菜的葱姜蒜差不多,调节一下紧张的氛围,舒缓一下观众的情绪,为下一次更大的场面做缓冲。
但无心插柳的设计,现在成了对他的好评,认为是他的刻意为之,让影片干净利落,好好讲故事。
情节跟着史实走,节奏一波接一波的这种设计,详略得当,既刻画了曹操的大局观,又有他的局限性,周瑜、诸葛亮这些人的表演、设计,既来源于《三国演义》,又有些出入,但观众并不觉得出格,因为还在那个范畴里面。
后来的采访时,陆恒说道:“《三国演义》把主角视线立在刘备上面,因为当时觉得他是正统,而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对于主角来说都是对手,只不过暂时孙刘联合,所以带着这样的视角,就把周瑜写成小气量的人,最后还被诸葛亮气死。”
“但想想就不可能,如果他气量小,不可能得到东吴上下敬服,也不可能答应联合刘备,要知道赤壁之战抗曹的主力还是东吴,刘备那边只有一万人,另外一万是刘表长子刘琦的兵马,更何况,小气量的人,怎么能完成赤壁之战这样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以少胜多之战。”
“写《念奴娇》的苏轼是宋朝,而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元末明初,晚了几百年,不可能比苏轼更了解,要是气量小,苏轼也写不出那么豪迈大气的夸赞之词。”
在陆恒采访后,因为《赤壁》掀起的三国热,不仅电影院火了,很多影院起死回生,书店里买《三国演义》甚至《三国志》的也越来越多了,跟着这个热度,电视台也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解读。
总之,原本已经把华夏有意愿、有经济条件看电影的那批人差不多薅干净,开始大幅下滑的票房,又因为各地学校的参与,开始了逆势上扬!
而这些也显示在票房上,看着节节攀升的票房,陆恒经过一开始的错愕后,熟悉后世很多电影上映新闻的他立刻就接受了,而韩平他们其他人又来一波惊喜。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哎呀,这部电影,原本就创造了记录,现在这记录越来越高,以后别人怎么破啊?”
“别说别人了,我看陆恒自己想超都难。”
“确实……”
陆恒倒不担心这件事,能不能超过对他没有太大影响,钱赚到了,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再说了,过几年经济水平突飞猛进,几亿票房只能算基础线,从第一部破十亿的《泰囧》开始,十亿俱乐部也不断增添新成员。
就像当年老谋子的《英雄》上映后,其实口碑可没有陆恒这部好,毕竟他那部也有很多槽点,比如披着历史外衣的武侠片,没有太多情节的单薄故事,虚无缥缈的人设等等……最后值得好评的,也就大场面、色彩运用、美轮美奂的画面感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也是陈恺歌的问题和优点,不得不说他们不愧是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对陆恒这部《赤壁》,确实是好评不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很干净,没有那些情情爱爱或者少儿不宜的画面,就像之前那人说的,小学生看也不担心什么。
对电影的夸赞,慢慢也转到陆恒的身上,就连很多78级的大导都说,年青一代有陆恒这样的导演和制作人,华夏未来的电影有更大的可能,也有更大的空间了。
而其实,单就情爱或者床戏来说,陆恒真没想那么多,也没想那么高尚——就是单纯觉得,这样一部战争大片,关注点就是主线,是剧情推进,可以有周瑜跟小乔的互动,但只是起到一个铺垫和衬托的作用,跟炒菜的葱姜蒜差不多,调节一下紧张的氛围,舒缓一下观众的情绪,为下一次更大的场面做缓冲。
但无心插柳的设计,现在成了对他的好评,认为是他的刻意为之,让影片干净利落,好好讲故事。
情节跟着史实走,节奏一波接一波的这种设计,详略得当,既刻画了曹操的大局观,又有他的局限性,周瑜、诸葛亮这些人的表演、设计,既来源于《三国演义》,又有些出入,但观众并不觉得出格,因为还在那个范畴里面。
后来的采访时,陆恒说道:“《三国演义》把主角视线立在刘备上面,因为当时觉得他是正统,而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对于主角来说都是对手,只不过暂时孙刘联合,所以带着这样的视角,就把周瑜写成小气量的人,最后还被诸葛亮气死。”
“但想想就不可能,如果他气量小,不可能得到东吴上下敬服,也不可能答应联合刘备,要知道赤壁之战抗曹的主力还是东吴,刘备那边只有一万人,另外一万是刘表长子刘琦的兵马,更何况,小气量的人,怎么能完成赤壁之战这样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以少胜多之战。”
“写《念奴娇》的苏轼是宋朝,而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元末明初,晚了几百年,不可能比苏轼更了解,要是气量小,苏轼也写不出那么豪迈大气的夸赞之词。”
在陆恒采访后,因为《赤壁》掀起的三国热,不仅电影院火了,很多影院起死回生,书店里买《三国演义》甚至《三国志》的也越来越多了,跟着这个热度,电视台也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解读。
总之,原本已经把华夏有意愿、有经济条件看电影的那批人差不多薅干净,开始大幅下滑的票房,又因为各地学校的参与,开始了逆势上扬!
而这些也显示在票房上,看着节节攀升的票房,陆恒经过一开始的错愕后,熟悉后世很多电影上映新闻的他立刻就接受了,而韩平他们其他人又来一波惊喜。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哎呀,这部电影,原本就创造了记录,现在这记录越来越高,以后别人怎么破啊?”
“别说别人了,我看陆恒自己想超都难。”
“确实……”
陆恒倒不担心这件事,能不能超过对他没有太大影响,钱赚到了,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再说了,过几年经济水平突飞猛进,几亿票房只能算基础线,从第一部破十亿的《泰囧》开始,十亿俱乐部也不断增添新成员。
就像当年老谋子的《英雄》上映后,其实口碑可没有陆恒这部好,毕竟他那部也有很多槽点,比如披着历史外衣的武侠片,没有太多情节的单薄故事,虚无缥缈的人设等等……最后值得好评的,也就大场面、色彩运用、美轮美奂的画面感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也是陈恺歌的问题和优点,不得不说他们不愧是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