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明朝现行军制的弊端太多,朱由校想要改革的想法也由来已久。他曾经写了无数方案,但后来都揉成了一团废纸。不是不想改,而是不能改。不能改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朱由校穿越后,曾计划组建彪悍的龙骑兵部队,重现成祖时期大汉骑兵的辉煌。狂热的骑兵达人猛如虎,对皇上的英明决策高举双手赞成,于是迫不及待地扳着手指头,给朱由校算过一笔账,可怜的大明天子当时就晕菜了:
一匹军马的价格是八十两,便宜;伺候一匹军马每年所需是三十两白银,不贵;一个骑手全身的装备,价值白银一百五十两,不多。算下来,一个骑兵每年才花费二百六十两银子,太值了。组建一个万人骑兵队,按照一人三马计算,初期也就花费四百二十万两银子,以后每年也就是再花百十万两银子的小事。
皇上您刚才说的十万人骑兵计划,小的认为极有魄力,应该立刻实施…额对了,小的还没给您算马夫和随行仆从的钱,俺再算算啊,好像还忘记了草场的事。哎,皇上,您憋走啊…
……………………………………………………………………………………………..
组建大规模骑兵的道路被封死后,朱由校又想到了组建纯火枪部队。既然骑兵部队是个烧钱的东西,弄个几十万人的火枪队还是可以的吧。想想都激动,几十万只火枪一起开火的场景,必定惊天动地遮蔽日月。
可后来找到兵器局的账本一翻,朱由校又傻眼了。单纯制作一只火枪的成本确实不高,不到五两银子。但一只新枪用于作战,最多两个月就需要更换枪管,否则就会炸膛。因此明军火枪部队的战斗力,一直以来都让人扼腕,无他,根本没钱进行太多的训练。
当然,解决枪管制造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出大价钱铸造精钢枪管。结果就是,一只原本价格不到五两的火枪,价格会直线蹿升到十五两银子甚至更高。如果再算上后期的训练和保养费用,又是一笔天文数字。况且,明朝根本没有那么多精钢用来造枪。
戚继光的部队,算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其热兵器装备占比高达五成以上,在整个明军队伍中只有神机营可以媲美。可是,连国库都无法养活这样的军队,因此戚继光的部队人数,一直不多。被定义为戚家军丝毫没错,因为那是戚大帅拿出自己的血本养活的…
就算有了巨额资金用来造枪,明朝的精钢产量也足以支撑。那么明朝低劣的枪支保管水平,以及黑火药对于枪管的严重腐蚀问题,依然是火枪队的重大隐患。另外,明朝小作坊工业体系下,全国工匠就算累成狗,都无法满足大量火枪的维护修理与天量的火药需求。
现在的热兵器,不仅发展太慢攻击威力有限,而且受制于后勤保障等多重因素,一直无法大面积推广,不足以从根本上颠覆冷兵器的统治地位。而冷兵器在目前依然能占据统治地位,靠的就六个字:便宜简单实用。
骑兵耗费巨额资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轻易还不敢使用,没有战事之时就只能白养着,这让向来精明的明军将领很是痛心,军马不能耕地啊…;
火枪的威力巨大,但是高企的炸膛率、布朗运动+5的射击精度和相对专业的保养要求,让火枪兵几乎沦为一个鸡肋兵种,兵书和影视剧上的描写的情节,朱由校从来没见过。
相比之下,步兵就简单多了,一个士兵每年消耗最多五两银子,这还不包括被军官克扣的部分。遇见打仗了,每人发一把价值白银几钱的破烂军刀了事。至于训练,基本没有的事。士兵死光了也无所谓,重新招募便是,没见两条腿的人,在大明都泛滥成灾了…
……………………………………………………………………………………
正是因为骑兵和火枪兵所费巨大,但是产生的实际效用有限,因此明军之中步兵的比例,一直以来都保持相当高的水准。而冷兵器作战时代,步兵中的猛将及精锐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也为成为明军各级将领,肆无忌惮发展私兵的基础和依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朱由校穿越后,曾计划组建彪悍的龙骑兵部队,重现成祖时期大汉骑兵的辉煌。狂热的骑兵达人猛如虎,对皇上的英明决策高举双手赞成,于是迫不及待地扳着手指头,给朱由校算过一笔账,可怜的大明天子当时就晕菜了:
一匹军马的价格是八十两,便宜;伺候一匹军马每年所需是三十两白银,不贵;一个骑手全身的装备,价值白银一百五十两,不多。算下来,一个骑兵每年才花费二百六十两银子,太值了。组建一个万人骑兵队,按照一人三马计算,初期也就花费四百二十万两银子,以后每年也就是再花百十万两银子的小事。
皇上您刚才说的十万人骑兵计划,小的认为极有魄力,应该立刻实施…额对了,小的还没给您算马夫和随行仆从的钱,俺再算算啊,好像还忘记了草场的事。哎,皇上,您憋走啊…
……………………………………………………………………………………………..
组建大规模骑兵的道路被封死后,朱由校又想到了组建纯火枪部队。既然骑兵部队是个烧钱的东西,弄个几十万人的火枪队还是可以的吧。想想都激动,几十万只火枪一起开火的场景,必定惊天动地遮蔽日月。
可后来找到兵器局的账本一翻,朱由校又傻眼了。单纯制作一只火枪的成本确实不高,不到五两银子。但一只新枪用于作战,最多两个月就需要更换枪管,否则就会炸膛。因此明军火枪部队的战斗力,一直以来都让人扼腕,无他,根本没钱进行太多的训练。
当然,解决枪管制造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出大价钱铸造精钢枪管。结果就是,一只原本价格不到五两的火枪,价格会直线蹿升到十五两银子甚至更高。如果再算上后期的训练和保养费用,又是一笔天文数字。况且,明朝根本没有那么多精钢用来造枪。
戚继光的部队,算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其热兵器装备占比高达五成以上,在整个明军队伍中只有神机营可以媲美。可是,连国库都无法养活这样的军队,因此戚继光的部队人数,一直不多。被定义为戚家军丝毫没错,因为那是戚大帅拿出自己的血本养活的…
就算有了巨额资金用来造枪,明朝的精钢产量也足以支撑。那么明朝低劣的枪支保管水平,以及黑火药对于枪管的严重腐蚀问题,依然是火枪队的重大隐患。另外,明朝小作坊工业体系下,全国工匠就算累成狗,都无法满足大量火枪的维护修理与天量的火药需求。
现在的热兵器,不仅发展太慢攻击威力有限,而且受制于后勤保障等多重因素,一直无法大面积推广,不足以从根本上颠覆冷兵器的统治地位。而冷兵器在目前依然能占据统治地位,靠的就六个字:便宜简单实用。
骑兵耗费巨额资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轻易还不敢使用,没有战事之时就只能白养着,这让向来精明的明军将领很是痛心,军马不能耕地啊…;
火枪的威力巨大,但是高企的炸膛率、布朗运动+5的射击精度和相对专业的保养要求,让火枪兵几乎沦为一个鸡肋兵种,兵书和影视剧上的描写的情节,朱由校从来没见过。
相比之下,步兵就简单多了,一个士兵每年消耗最多五两银子,这还不包括被军官克扣的部分。遇见打仗了,每人发一把价值白银几钱的破烂军刀了事。至于训练,基本没有的事。士兵死光了也无所谓,重新招募便是,没见两条腿的人,在大明都泛滥成灾了…
……………………………………………………………………………………
正是因为骑兵和火枪兵所费巨大,但是产生的实际效用有限,因此明军之中步兵的比例,一直以来都保持相当高的水准。而冷兵器作战时代,步兵中的猛将及精锐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也为成为明军各级将领,肆无忌惮发展私兵的基础和依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