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东南之行-第2/3页

加入书签
    此次东南行,除了李恪与江柏,同去的人,有文莲,秦衡,童宁,姜晃。

    御史中丞李恪,本是东南名士,因此,朝廷近年每次巡视东南的人都是他。

    两岸春风拂柳,农夫殷勤劳作。

    甲板上,童宁拉着二胡,吹着春风,河面漂浮的水雾,在二胡声里升腾,秦衡这次不煮茶,改煮酒,文莲一身白衣,清清冷冷,姜晃打理着炉子上翻滚的炖鱼,李恪与一众武官在一起,颇感不自在,他受江柏所邀,来甲板上吃鱼。

    江柏带人上了甲板,笑道:“终于备好了!咱们马上开吃!”

    烙锅置于桌子中央,因为时节,菜蔬不多,肉食为主,特别是鲜鱼肉,江柏率先落座:“大家都坐,吹着河风吃烙锅,另有一番滋味!别客气!”

    几人先后落座,江柏往烙锅内下食材:“李大人,可知圣人为何派我同去?”

    李恪接过秦衡递来的热酒,对其表示感谢后,对江柏道:“公爷,殿下与往年一样,只给我安排了差事,未做特别嘱咐,殿下另有旨意给公爷?”

    江柏摇了摇头:“圣人安排我去东南,当然有其目的,但怹没明说。”

    李恪不作追问,转而问道:“公爷,有啥需要下官出力的?”

    “李大人往年是怎么巡视的,今年依旧,不用管其他的。”江柏脑袋一偏,“姜哥,鱼炖得怎样了?”

    出发没几日,天空飘起了春雨,两人一城接一城得驻足,官员一场接一场得为二人接风,李恪理公务,江柏管吃喝,吃到美味,还让随行的厨子去学。

    一行人过了农田,见了青山,看了渔舟上的鱼鹰……船到江州时,已是春末时分,可北方还未传来开战的消息,不知萧琛做的是何打算,大军聚集在北方,每日里消耗着大量的钱粮。

    天空飘落的雨不再淅淅沥沥,江柏这几日没法在甲板上撒欢,呆在船舱内,透过窗户,看两岸的农民,身着蓑衣,于雨中插秧,过着丰也看天,欠也看天的日子。

    李恪给江柏倒上热酒:“公爷,过了江州,再往前,便是越州城了!”

    李恪与江柏行了一路,对江柏有了了解,江柏虽好吃喝玩乐,却不是狂傲之人,一路行来,各种应酬,他并未由着自己的性子,十分配合自己的工作。

    至于越州城,本是楚国的都城,楚国灭亡后,成了大梁国东南的第一重城,该区域的文化经济中心。

    萧琛曾与江柏特意提到越州,要他办的事,自然是在越州,抛去思绪,江柏说道:“越州刺史与李大人是旧识,李大人与我说说你这位老友?”

    李恪夹了一口菜,说道:“越州刺史杨瞻,他本人是当年的恩科状元。”

    “恩科?”江柏疑问。

    “那是十八年前的事,公爷那时年幼,下官与公爷说说这事。”李恪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当年圣人初登大宝,因战争与瘟疫的双重袭击,朝廷内部及各地的官员出现了人手短缺,殿下便在国丧结束后,开了恩科,选拔人才,杨大人是这次恩科的头筹,在京为官八载后,被圣人外派了越州做刺史,此后十年,官位未动。”

    杨瞻入仕八年,干到市长的位置,此后十年,位置未挪半分,不合理!

    江柏问道:“李大人,这位杨大人,他本是越州人士?”

    李恪点头后,说道:“杨大人乃博学之人,这些年,我每年来东南,越州城便变化一分,杨大人把越州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杨瞻十年官位未动,越州城在他的治理下,还欣欣向荣,奇也怪也!越州城是楚国都城,若江柏为楚国贼子,不会坐视越州城安定繁荣,如此下去,大梁国人心所向,还谈什么复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