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别院夜话

加入书签


  第265章 别院夜话

  宇文芳哀婉诉说都蓝可汗为了迎娶大隋宗室之女,打算毒杀自己,多亏崔澈劝说这才保住性命。

  自己被都蓝可汗送去蓟县时,崔澈正在大兴述职,回到幽州时,木已成舟,宇文芳的死讯早已传遍关中,都蓝可汗也诚意如意,得以再娶。

  宇文芳垂泪道:

  “宗族既灭,又遭遗弃,天下之大,我却无处可去,幸得燕公收留,得以苟全性命。”

  杨丽华听她哀伤宗族受戮,心中愧疚不已。

  若不是自己,父亲不可能掌权,宇文氏也不会被人屠尽,宇文芳更不会落得孤苦伶仃。

  只是杨丽华不懂,在宇文赟滥杀亲族,削弱宗室力量以后,正值主少国疑,没有杨坚,也会有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这些人谋夺北周基业。

  温声细语安慰过宇文芳,杨丽华不由感慨世事难预料。

  此前她曾与宇文娥英感慨,若非生在皇室,也愿意效仿娥皇、女英,姐妹共侍一夫。

  没想到,崔澈还真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

  杨坚曾收宇文芳为义女,名义上,二人的确是姐妹。

  “大义公主便也算了,方才那突厥女子又是何人?”

  杨丽华问道。

  崔澈挠挠头,如实道:

  “你可还记得,我曾远赴漠北,踏破突厥王庭,她就是那时被我俘获的。”

  杨丽华沉默稍许,问道:

  “总不会是泥利的可敦吧?”

  崔澈诧异道:

  “你是如何知道她的身份!”

  “我如何知道!家里的妇人,要么当过皇后,要么曾是贵妃,如今东突厥的可敦在这,你又从西突厥王庭带回一个妇人,不是泥利的可敦,还能是谁!”

  杨丽华气不打一处来。

  宇文芳识趣地带走了在屋外偷听的阿史那氏,留下崔澈与杨丽华独处。

  崔澈牵起杨丽华的手,任她如何挣扎也不松开。

  杨丽华拗不过,只得由着他。

  崔澈轻声道:

  “还在生我的气?”

  杨丽华哼道:

  “我与伱置什么气,成亲这么多年,哪还不知道你是什么喜好,但这次我与你说好了,你这两名外室,需得藏好了,不能惹出祸事来。”

  崔澈连忙点头:

  “当然。”

  杨丽华又道:

  “还有,不许你打乐尚、月仪的主意!我将她们二人带来,可不是让你轻薄的。”

  崔澈戏谑道:

  “若是她们二人反过来轻薄我,又该如何?”

  “我与你正经说话,你还跟我说笑!”

  杨丽华气愤极了,对着崔澈就是一通粉拳。

  打得累了,又依偎在崔澈的怀中,说道:

  “妾身并不是妒忌,只是崔郎的侧室多有来历,需知人言可畏,不能再与她们二人纠缠不清。”

  崔澈下意识看了一眼宇文芳的床榻,在底下有一条隐秘的地道,可以直通尚月庵。….

    ‘罢了!有这样体贴的妻子,着实不应该再想着偷吃。’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悄然而过。

  地道还在,崔澈并没有将它掩埋,但也确实没有借由它夜闯尚月庵。

  时间来到三月下旬,房玄龄尚在幽州奔走,为崔澈安抚旧部,以防人心浮动。

  崔澈自己则深居简出,平素很少会客。

  在此期间,裴秀与黄百吉先后来到河北任职,裴秀为魏州刺史,黄百吉为毛州刺史,皆在定州以南。

  他们与崔澈相距并不远,但州县长官无故不得越境,故而不能前来拜谒。

  不过裴秀来到河北,最高兴的就要属崔昭容了,她时常往来于定州与魏州之间,只是因为地方官员不能携带父母、以及十五岁以上的子嗣赴任,故而她与裴乐更多时候还是住在安平。

  五月中旬,又一次往魏州探亲,小住几日后,崔昭容再一次回到了安平,她找到崔澈,说道:

  “乐儿如今年岁渐长,也该是时候议亲了,他父亲就在外地任职,在朝中并没有多少人脉,这件事还得落在你这个义父身上。”

  崔澈闻言颔首。

  房玄龄十一岁就定下了婚事,裴乐如今十三岁了,难怪姑母着急。

  崔澈应道:

  “姑母且放心,侄儿定会为阿乐寻一门好亲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