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江南叛乱

加入书签


  第211章 江南叛乱

  李德林在朝为官十四年,最终落寞离开大兴,前往怀州任职,无一人相送。

  其子李百药也辞去东宫官职,回去安平县老家隐居,以避灾祸。

  随着李德林被贬,关东士人之望,也不可避免的落在了崔澈头上。

  毕竟崔澈的官职最高,爵位最贵,出身也是一等一的显赫。

  崔澈清楚李德林为何会受到朝臣们的排挤、打压。

  他们这些人,祖上要么是跟随贺拔岳入关,要么是辅佐宇文泰对抗高欢,你李德林是何出身,既非关陇勋贵,又不是五姓七族,也配骑在众人头上当宰相?

  莫非你也娶了公主!

  与此同时,赵文派来的信使已经快马来到燕国府,告知崔澈,宇文芳与穆邪利相继诞下一女。

  得知她们母女平安,崔澈也松了口气,赶忙向祖母、姑母报喜,却是宣称穆邪利得了一对双胞胎。

  封老夫人与崔昭容开心是开心,却也不免有些遗憾,要生的是男婴双胞胎,那该有多好。

  一来崔季舒这一脉,也确实人丁单薄。

  其次,作为古人,难免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杨丽华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无论是男是女,都威胁不到她的亲儿子,她也乐于展现嫡母的大度。

  想当初,她甚至还把周静帝宇文阐真的看做了自己儿子,多番维护,不惜与父亲闹翻。

  也许杨坚夫妇就是爱她的质朴纯真。

  崔澈没有急着给两个女儿起名,将来侍妾与外室们来了大兴,等见到女儿再来想名字,也不迟。

  赵文、李青牢记崔澈的叮嘱,先让宇文芳、穆邪利坐了月子再启程。

  五月初九,杨坚有感于将士们居无定所,于是下诏,自今以后,凡是军人,都隶属各州县,垦田种地,户籍及赋税管理与普通百姓完全相同。

  同时废除崤山以东、黄河以南等地新建立的军府。

  六月初五,又下诏,年满五十以上者,免除徭役,改为收庸代役,也就是收取实物,代替服役。

  而随着李德林被贬,朝廷又有重大的人事变更,主持门下省才一年的纳言杨素进位内史令。

  由于虞庆则已经改任右武侯大将军,三省之一的内史省,也就是后世的中书省,由杨素独掌。

  当天,一众朝官来到杨素府上祝贺,崔澈也在其中。

  满朝文武都知道崔澈与杨素关系好,但也没人知晓二人早已结下暗盟,守望相助,约定共同辅佐杨广争夺储位。

  毕竟崔澈、杨素二人都是出了名的好人缘,崔澈与苏威同样是密友,与吏部尚书牛弘也常有往来。

  杨素就更不用说了,当初李百药与其妾偷情,杨素都能赠钱数十万,成全二人的好事,更向朝廷举荐李百药为官。

  这份气度,就连崔澈也是服气的,谁又不想与杨素交上朋友。….

    杨坚连发两道诏令,宽抚军民,自以为江山稳固,而南方旧陈之地,却是暗流汹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江南便有一则离谱的流言,在各地传扬,声称朝廷要将江南之民,迁入关中。

  也不怪民众多想,当初杨坚在平定尉迟迥后,还曾经打算迁徙部分关东之人,充实北疆,要不是杨勇、杨广兄弟二人难得的齐心劝阻,说不定还真就成行了。

  这条流言的源头已经难以分辨,但它的扩散与传播,少不了野心勃勃之人的推波助澜。

  一时间,江南舆论哗然,士民们对隋朝的憎恶更上一层。

  此时的南陈旧地,就好像坐在一个火药桶上,就等着有人点起第一颗火星。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杨坚在南郊祭祀,向天地祈福。

  这场祭祀很快就有了反馈,当月,婺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沈玄懀等人相继举兵,自称天子,署置百官。

  乐安蔡道人、蒋山人李忮、饶州吴世华、温州沈孝彻、泉州王国庆、杭州杨宝英、交州李春等人也自号大都督。

  他们攻陷州县,杀戮官吏,江南百姓云集响应,一时间南陈旧地,尽皆反叛,义军多则数万人,少则数千人,互相声援。

  但凡是被俘获的隋朝官员,或被当众剖腹抽肠,或被民众分食其肉,江南并无饥荒,民众却食人肉,一如当年祸乱江南之地的侯景昔日惨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