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行军长史

加入书签


  第169章 行军长史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就连李渊母亲独孤氏在人前人后都有两张面孔。

  崔澈侍奉杨坚,不至于像元子攸孝敬尔朱荣一般,翁婿相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那种,但也时常怀着十二万分的谨慎。

  眼见杨坚眉开眼笑,崔澈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算是过了关。

  许久,杨坚敛容道:

  “回去幽州,你当与刘方交接诸事,十月前,南下襄阳,为山阳道行军长史,辅佐秦王,渡江伐陈!”

  崔澈心中叫苦不迭,却也知道这是杨坚刻意安排,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让崔澈与杨广搭档,毕竟此时的杨坚可没有下定决心易储。

  南梁有个萧菩萨,大隋也有一位虔诚的礼佛皇子,便是秦王杨俊。

  早些年,杨俊甚至请求杨坚让他去做和尚,只是挨了杨坚一顿训斥,这才罢休。

  只是崇敬佛教不妨碍杨俊在生活上骄奢淫逸。

  当然了,在庙里念经的和尚也都是这么个情况,杨俊这还没有出家呢。

  崔澈自我安慰道:罢了,反正此次伐陈也没想着立下多大的功勋,跟谁不是跟。

  “微臣谨遵圣意。”

  走出宫城,春夏之交的大兴,还留有几分凉意。

  崔澈回到家中,也来不及歇息,便带上妻子杨丽华与继女宇文娥英,出城往渭水书院探望菩萨奴。

  本以为小家伙会待不习惯,可菩萨奴在书院里还真没有半点不适应。

  想想也对,平日里家中只有母亲、姐姐,那些奴仆、婢女一个个都唯唯诺诺的,若不是实在闲得很,又怎会去欺凌同龄的王公子弟。

  书院可就不同了,放了课,热热闹闹的。

  翌日,清晨,用过早膳,崔澈便要启程。

  临别之际,杨丽华仔细叮嘱道:

  “夫君在外领军,切不可逞一时之勇,致使身陷险境,要时时顾念着家中妻儿,照顾好自己。”

  此前崔澈远征漠北,渺无音讯,杨丽华为他担惊受怕,一宿一宿睡不着觉。

  崔澈心中一动,朝宇文娥英道:

  “乖,背过身去。”

  宇文娥英闻言窃笑,她也十三岁了,早过了懵懂无知的年纪,赶忙转过身子,背对着父母。

  杨丽华啐道:

  “呸!都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还这么不正经。”

  话是这样说,但还是主动垫起脚尖,凑近身子,吻上了崔澈的双唇。

  许久,唇分,崔澈擦去了嘴角滑落的口水,这才让宇文娥英转过身子。

  妻女簇拥着崔澈出门,李敏已在府外等候多时。

  “小婿恭送岳父大人。”

  “你有心了。”

  崔澈颔首道。

  辞别了妻女,崔澈牵了马由李敏送出大兴城。

  沿途,崔澈告诫李敏,戍卫宫禁,务必要守住嘴,除了不能对宫中二位圣人有所隐瞒,其余无论宫中发生何事,都不能对外人透露半句。….

    李敏疑惑道:

  “连岳父大人也要瞒着?”

  崔澈佯怒,瞪他一眼,哼道:

  “我又不是外人!”

  李敏与宇文娥英年纪尚小,还有过两年才能成婚,虽说只是定下了婚约,但崔澈夫妇已经将李敏当作女婿看待。

  毕竟除非李敏福薄寿短,否则有天子赐婚,这门婚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崔澈离开大兴的时候,杨坚也在继续为伐陈做铺垫。

  舆论战早在崔澈入朝时就已经展开。

  三月初九,杨坚便下诏痛斥南陈天子陈叔宝二十条罪状。

  不同于霍光拿着小本本给刘贺在短短二十七天的时间里,记录了1127条恶行。

  杨坚在诏书中所言的每一条罪状,都没有冤枉陈叔宝。

  诏书不仅送往建康给陈叔宝过目,杨坚更命人誊抄三十万份,向江南广为传播。

  在大隋摩拳擦掌,做着伐陈的战前准备之际,南陈正在为了储君之位争论不休。

  南陈太子陈胤聪明敏慧,但行为不检,正是皇后失宠,二人时常派遣近侍随从互相走动。

  陈叔宝倒没有怀疑沈皇后与太子有奸情,却觉得二人定是心怀怨恨,便有了易储的打算。

  五月,经过一番争论,陈叔宝下诏废掉皇太子陈胤,改封为吴兴王,册立扬州刺史始安王陈深为皇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