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相互攻讦
“今日是秦公为你求情,我才破例宽恕,再有下次,崔某绝不姑息!”
有秦爱替裴秀求情,崔澈骑驴下坡,但面上还是义正言辞的厉声训斥。
裴秀心道,要不是亲表弟,自己早就挂印而去,哪怕赋闲在家,也好过受这鸟气。
当然,崔澈也就仗着与裴秀的亲密关系,才会在秦爱面前演了这场戏,真要换了别人,哪会为了新人当众损了旧人颜面。
虽说是被逼迫应征,受了崔澈幕府司马一职,但澈哥儿的诚意,秦爱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
尤其是在了解到那位裴长史不仅是幕府同僚,更是自小与崔澈相依为命的表兄,这对表兄弟的戏是假了点,可要说没有半点触动,那也是自欺欺人。
当然了,崔澈这人演技不详,遇强则强,真要让他认真对待,也是能与杨广互飚演技的存在。
‘也罢,既然应募,就好生辅佐他赈济灾民,恢复青州秩序,再请辞去,功成身退。’
秦爱暗下决心道。
“这位便是令郎吧!”
秦爱寻思的时候,崔澈早就将注意力放在了秦琼身上。
“琼儿,还不拜见崔使君。”
秦琼听了父亲吩咐,向崔澈行了一礼,眼见崔澈瘦高的身形,也不是孔武有力的模样,秦琼疑惑道:
“白道一战,真是崔使君在万军之中,一箭射伤突厥可汗,这才惊走了十余万大军?”
数月前的白道大捷,经过口口相传,早已经是面目全非。
秦琼听过最离谱的版本,便是崔郎一箭退突厥的故事。
据说是两军对垒的时候,崔澈面对十余万突厥骑兵,毫无畏惧,跃马向前,挽弓搭箭,将突厥可汗射落马下,突厥人于是惊恐北遁。
“琼儿,休得胡言!”
崔澈却摇头道:
“无妨,今日也正好澄清此事,白道大捷乃武阳公之谋,澈不过是随他袭营,侥幸射中了摄图而已,不敢妄据他人之功。”
秦爱闻言,称赞道:
“使君未及弱冠,却能以尊贵之躯,马踏突厥营寨,已是大勇,又何必自谦。”
秦琼附和道:
“父亲说的是,崔使君无需自谦,秦琼曾听闻使君进《平陈策》,得圣人赞许,是为智!
“为崔达拏求得免死,是为义!
“连上十二道奏表,请求北击突厥,是为勇!
“如今在祝阿县惩治罪恶,救济百姓,是为仁!
“崔使君仁义智勇兼备,又怎可妄自菲薄!”
原来秦琼早就对崔澈心生向往,欲与之结交,此前起冲突,也是王庆出言不逊,说要绑了秦爱。
崔澈见秦琼对自己的事迹如数家珍,又得了称赞,暗爽不已:他这么了解我,他心里有我!
原来自己与秦琼是双向奔赴!
崔澈亲自送秦爱一家入城安置,有秦夫人在,他们家自然不方便宿在军营。….
安顿了秦家人,崔澈又找来裴秀、窦威与秦爱一同商议如何赈灾防疫,四人彻夜未眠,终于拿出了一个章程。
翌日,祝阿城外粥场,米水都已经下锅,新选拔的胥吏、差役们却不急于生活,得由崔澈派遣来的骑卒拿了一根筷子插入米中试探。
若筷子没有浮起,负责那一锅的胥吏差役自是面露喜色,若筷子漂浮起来,便是人头落地。
崔澈之所以有这份底气给灾民熬煮浓粥,自然是青州等地的存粮以及他带来的三百万石北周陈米。
而只施粥,不放米,也是防止那些未曾被水灾波及之人,前来祝阿县冒领粟米。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经历了现代文明的熏陶,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供应给环卫工人、服务人员等有需要群体的免费餐食,都能遭大爷大妈们哄抢,更别提是这个时代。
贫苦百姓之中确实有许多质朴之人,但也绝对少不了好占小便宜的所谓聪明人。
灾民们喝过粥,填饱了肚子,也开始在胥吏、差役们的督促下干起了活。
或是掩埋路边的饿殍,或是焚烧染疫而死之人,同时对灾民聚居点,用莽草、嘉草等烧熏消毒。
而更多的人则在县令黄百吉的组织下开始清理废墟,重建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