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阳的引力——教育的引力 3、课堂的引力

加入书签


    3、课堂的引力

    人们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一个老师品行的认可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了解,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而一个老师的学识,把控课堂的能力可能在第一节课就能被学生认可或否定。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或讨厌某一老师的授课风格,就简单粗暴地喜欢或讨厌相应的这一学科,学生就是给喜欢的老师学的,虽然学生的这种做法很幼稚,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存在。

    这就是课堂上的引力,需要老师基本功的积累,除了专业能力,还需要表达能力和表达的技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曾经教育界流行过这样一个理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理论发展为: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是长流水。这里不仅要求了水的数量,也说明了水的质量,长流水才能保障水的活性和灵性。可是这好像还是不能准确的表达教学的真正含义,因为这里只是阐述了老师的知识储备。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要想成为一个被学生肯定的老师,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没有引力的课堂一定是一盘散沙,没有了聚焦的眼神,没有了热情和向往,就没有精气神,就没有了课堂的灵魂。

    我们办公室有一个老师,在领导眼里是识大体,挑重担的优秀员工,在同事眼里是情商高,会处事的学习典范。有一次他问我:“这几天我总感觉我们的分管领导和几个同事在议论我,什么事呢?你知道吗?”我安慰他说:“我没发现啊,你是不是想多了?”而此时我心里却十分佩服他的敏感。的确是分管领导和部分关系比较近的老师正在议论这位同事,原因是最近学校接到这位同事所教班级部分学生的签名诉求,理由是学生认为他的授课水平很差,要求学校为他们更换老师。分管领导很震惊,忍不住和关系近的几位老师议论,几位老师也不敢置信,又和其他几位老师议论,同事之间的窃窃私语、闪烁的眼神和过度的掩饰,让他看出了端倪,但是大家都不会戳破这层窗户纸,分管领导可能也是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才对他本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然后出现了上述情景。由此可见,缺少课堂引力的老师即使人品可靠,也会折损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德才兼备才会产生课堂的引力。

    提升课堂引力,教学方法很重要,同样的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就像做饭一个道理,改变一下做法或者添加一些佐料,会让就餐者食欲大开。

    我女儿小学时参加了一年的毛笔书法学习的培训班,培训老师是一个小学老师,地点也是租借的小学教室,办学条件很普通。他允许家长在教室陪同孩子听课,培训班的孩子有的还是学龄前儿童。这位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办法,一堂课的后半部分是让学生分组上黑板写字,然后老师把每个学生写的字都评价一下,好的字用粉笔画出来,他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实在写得不好的,也能找出写得相对好的笔画,对于那些明显的不足就用调侃和比喻一带而过,孩子在笑声里接受老师的指正和建议,所以他对每个孩子的点评,实际上就是对每个孩子的赞美和愉悦的交流。课堂上没有高标准严要求,更不要说吹毛求疵,孩子虽然年龄都很小,但是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愉悦感都很高,都愿意到他的课堂上学习写字,回家练字的积极性也很高,因为下节课带去的作业,老师也会一一点评,也就意味着下节课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上课前表扬、下课时还是沉浸在自己的被肯定中。关键点是,这里的表扬具有针对性,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写字特点,语言诙谐幽默,孩子是开心的、期待的,这是有效的表扬,而不是泛泛的无效表扬。这个教师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可能枯燥的书法课却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孩子们每个周末都盼望着来此学习,小小的孩童上课时一直处在鼓励——进步——再鼓励的良性互动中,然后带着期盼回家,这个书法老师把小孩子的兴趣完全开发出来了,让我也学到了很多,这就是课堂的引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