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 102 章 臣弹劾于志宁不配为师……

加入书签


    流言逐渐愈演愈烈, 不只坊间百姓,便是官员亲属家眷以及世家嫡支旁系也都参与进来, 此事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就连刚刚收成的红薯的热度都被盖了过去。

    比起思想单纯,只觉得李承乾受了委屈想给他出气的百姓,其余人的想法更多些, 质疑、探究、议论、抨击,不一而足。

    其中文人的嘴最是犀利,没几天, 流言已经从“针对太子, 故意挑刺”变成了踩着太子来成全自己不畏皇权、刚正不阿的谏臣良师之美名。

    当然也有觉得此事发展迅速, 来势汹汹,颇为猫腻的。但那又怎样呢

    在满城百姓的愤慨之下, 在如同浪涛席卷的民心裹挟之下, 在大多数人已然站在同一阵线的情景之下, 他们要不随波逐流也加入进来;要不装傻充愣不加入也不站对立面,把自己的观点掩埋。

    便是偶有敢于直抒己见的,提出种种疑点,也终归被主流声音所淹没, 泛不起半点涟漪。尤其你若是说此事最初是从太子口中说出来了, 那就更是捅了马蜂窝了。

    “你什么意思,你是说太子故意的”

    “太子才几岁, 孩子受了委屈, 你还不让人说了。”

    “你是不是跟于志宁一伙的。”

    众怒一犯, 何人能挡。这些人只能灰溜溜败退,偃旗息鼓。

    等于志宁三人了解到全面情况时,惊讶地发现事情已经发展到他们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让他们既愤怒又心惊,还没等他们商议出合适的解决之法,局势再度变幻,异变陡生。

    两仪殿。

    “臣弹劾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三人私心过重,对太子吹毛求疵,随意指摘,言辞针对,有故意构陷太子之嫌。太子乃国之储君,储君教养绝不能托于此等人物之手,望圣人严查严惩。”

    于志宁三人目瞪口呆,懵,很懵,非常懵。

    往日只有他们弹劾别人,如今竟遭他人弹劾,还是这般严重的罪状,这等罪状若是落实,他们也不用活了。

    “你胡说我们何时指摘太子,构陷太子你这是污蔑”

    那人瞥他一眼,举起手中奏折“是与不是,臣奏折中桩桩件件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圣人只要一阅便知。更别说如今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圣人,现今长安百姓都在看着呢。他们都在等朝廷出面,等您的一个态度。”

    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神色肃穆,陡然一惊,不约而同,齐齐跪下来“圣人明察,臣等冤枉。”

    那人嗤鼻“冤枉那你们说说何处冤枉。你们没有说太子性子张扬,不够谦虚,非储君典范你们没有说太子做派铺张,玩物丧志,非储君所为你们没有血脉偾张,义正严词上疏批判太子”

    于志宁咬牙“不是这样”

    “不是这样那是什么你想说你们没说过这些话好,那就请太子上殿,与你们当堂对质如何你们说这话的时候,也非是没有旁人在场,人证全都带上来,你们可敢”

    于志宁哑然。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他们说这些话时本不是这个顺序,也不是这个样子,但话确实是他们说的,一旦上殿他们根本说不清,只会越发坐实了他们的“罪证”。

    “哼,不敢你们平日说太子不是厉害得很吗你们甚至还想以死跪来威胁太子,以至于太子被你们逼得不得不自请废太子。

    “太子自请废太子的折子还在圣人案头放着呢,为此事,太子郁结于心,大病十数日不醒。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你们该庆幸太子吉人天相,平安无事,否则你们便是大唐的罪人,是天下的罪人,万死难辞其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