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武装接应
杨勒和雷风带领兄弟们丢弃汽车翻山越岭步行了一天一夜,爬上最后一个山头,边境线就在前面了,穿过底下那片树林,那里有一条干枯的河床——中缅友谊河,只要过了河就安全了。下车上山前杨勒打电话通知在基地的管家铁头带领手下到友谊河对面接应,地点在雷劈古树。
杨勒的基地建立在森林深处,距中国边境120公里距腊戌市130公里。腊戌市是缅甸北部城市,人口四万,其中华人和华侨众多,基地的日常用品大多由最近的多哈镇上的店铺供给,但像发电机组和农用车等大件得到腊戌市里才有。基地离多哈镇三十五公里。多哈镇一点不像国内的城镇,它只有一条连贯东东西的千米街道,两旁是商铺,除了一幢三层小楼其余大多为平房瓦房,连两层小楼都很少,在这里经商的大多是华人和华侨。因为贫穷,本地很多人都受雇于杨勒,在深山园区替杨勒种植罂粟提取白粉。
基地组建有武装团,那是杨康时期就建立的,当时只有五六十人,后由杨勒发扬壮大,现在拥有武装力量五百之众。杨勒大力发展武装的原因有二,首当其充的是为了抗衡当地政府,另外也确实是赚了钱。为了提高武装团的战斗力,杨勒还在深山建立了一个军事训练基地,请了教官。
照说区区一个武装团哪能对抗得了国家军队?
在这里,贫穷如影伴随了祖祖辈辈,本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指望在种植罂粟上,你政府不能帮助农民创富还对他们的生产活动进行打压,农民们自然不肯,为了保护生产保证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拿起了武器对抗前来执法的政府军。另外,杨勒对武器装备可是花了大本钱的,他通过地下军火交易市场购买了一批轻武器和弹药,其中包括两具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六门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同时杨勒还承诺只要是在作战中牺牲的武装人员和村民都可以拿到十万美元的慰问金。
以上就是为什么政府组织多次执法均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树林茂密,带刺的藤蔓横生,飞禽走兽时有出没,走了两个小时,杨勒对大伙说:“穿过这片树林就是中缅友谊河,过了河我们就离开中国国境了。一会过河的时候大家小心点,注意观察,中国那些边防武警可是很讨人厌的,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只要过了河他们就奈何不了我们。”
“好咧,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希望一会不要碰上武警,就我们这几把破枪跟他们那些自动火力可没法拼啊。”雷风说着超过杨勒。他在丛林中穿插起来犹如林中的兔子,其兄弟们跟紧其后;杨勒和断指明自愧不如,在后面跟得大气直喘;虎头和黑豹始终保护在杨勒身边;李德胜断后,他呼吸均匀,足以看出他良好的身体素质。
一个小时后,前面出现一片光茫,大概五百米的距离,大家心里清楚那就是树林的尽头,众人放慢了脚步,开始警惕起来。杨勒和断指明有所紧张,两人快步蹿到队伍中间。雷风和李德胜在前面探路,总感觉到茂密的丛林中隐藏着危险,因为这里出其地安静,让人联想到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众人谨慎地推进了三百来米,一路安全,突然前方九点钟位置一阵骚动,从草丛中蹿出一只兔子把众人吓了一跳。
断指明大呼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呼,吓死了,原来是一只兔子,该死的兔子。”
雷风带领兄弟们绕开九点钟方向朝三点钟方向斜插而行,行进了大概五六十米那只兔子又蹦了回来,惊慌失措地朝前方逃窜。雷风和李德胜迫切地感到危险,带领众人快速地直线地向树林边跑去。这时,从刚才九点钟方向的丛林中蹿出十来个边防武警,他们现身就开火,并大声喊道:“我们是中国边防武警,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赶紧放下武器投降吧。”
雷风朝刚才三点钟的方向看去,那里还有一队武警战士,他们持枪正朝这边追了过来。虎头和黑豹开枪还击,喊着:“勒哥快跑。”
“这么远打个毛啊打,赶紧跑吧,要不等他们过来了就死定了。”雷风警告两人,带领兄弟们迂回着狂奔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