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鸟尽弓藏-第2/4页

加入书签
    消息传回京城,从百官而黎民,无不欢欣雀跃,手舞足蹈。然而,白无畏却并没有过多的欢喜,只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已。

    既然张向阳二十万大军已灭,中州和京城的危机已经解除,那么,他一直忍着的这口恶气也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于是,他立刻下旨,将刘发和大军召回。

    且说刘发一口气追出两百多里,手下也追不动了。于是便在咽喉关停了下来,等后面的大军陆续到来后,刘发只休整了一日,便准备一鼓作气,杀出关去,将张向阳彻底消灭。不料,皇帝白无畏却突然八百里加急传来圣旨,命副将董贤带兵两万驻守咽喉关,主将刘发则率领主力大军立即返回京城,不得有误!

    在白无畏看来,张向阳之乱已平,有董贤在足以处理好后续的事情。当务之急是将刘发召回京城,然后解去他的兵权。若再让他这般打下去,不等反贼攻入京城,朝廷却要先垮了。

    刘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要这般紧急地召自己回去,坐失消灭张向阳的大好良机。但圣意不可违,无奈之下只得接旨将咽喉关交给副将董贤,自己则率领大军返回京城。

    临走前,刘发谆谆告诫副将董贤,一定要趁胜追击,抓住张向阳,切不可给对方以喘息之机!

    董贤答应。然而等刘发走后,董贤便将老将军的话抛之脑后。换做是大胜之前,董贤对张向阳自然十分畏惧;然而现在张向阳已被击败,董贤对之却是轻蔑之极。

    如今的张向阳,已和普通的山贼草寇没什么区别,只带着数千残部逃回西北老家治中郡。而董贤手握两万大军,又有雄关为恃,根本没把张向阳放在眼里。

    刘发回京后,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出城十里相迎。刘发心中十分感动,有心想问皇帝为何这般着急把自己和大军召回,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话如何问得出口?

    等回城后,白无畏对刘发依然极尽礼遇,不仅邀之同车,还封刘发为镇北侯,官升太尉,其他将士按功劳大小也各有升职和赏赐。

    三军将士得知后顿时欢声雷动,齐呼万岁。

    然而刘发却心中猛然一惊:太尉名义上是三军最高统帅,却只是虚职,并无实权。作为此次平定张氏之乱的最大功臣,自己名义上升官了,实际上却被解除了兵权。

    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天下纷乱,海内动荡不安,他刚刚战胜了张向阳,难道不应该继续执掌大军,诛贼讨逆,廓清宇内吗?怎么反而解他兵权,将他闲置?

    然而从始至终,皇帝都未向他作出任何解释。

    朕堂堂天子,做什么决定难道还需要向别人解释吗?哼,真是可笑!

    之后,白无畏让五万大军留守京城,另外三万大军则分别由三位将军率领,分赴太行、胶东、西州等地剿匪。同时,白无畏下旨,允许几人在各地自行募兵,各地需向大军提供粮草。

    白无畏说过,所有背叛他的人都得死!各地跳出来造反的家伙有负皇恩,之前刘发与张向阳对峙,他不好出兵也就罢了。如今张向阳已灭,皇帝如何还忍得?所以立即下旨,命各地郡守、将军自行剿灭叛贼,朝廷也第一时间派出大军,重点剿除太行秦狼、胶东徐娘、西州周异龙等声势较大的反贼。

    至于刘发,或许白无畏冤枉了他,但如今帝国动荡不安,各地反贼四起,大军怎能长期握于一人之手?谁能担保他不会起异心?

    况且,与张向阳对峙期间,刘发不止一次违逆上意,当日皇帝派去的传旨太监对刘发可没少诋毁,最后更是说出了诛心之言。白无畏虽然当场将心腹太监乱棍打杀,但心中却对刘发猜忌甚深,只不过之前碍于形势,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