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袖善舞-第3/4页

加入书签
    若宋宁以郡尉的名义做这样的事,那对不起,这些世家大族和海商集团肯定会发动力量,利用他们在朝中的关系,拼命往宋宁身上泼脏水,想尽一切办法弄死他或把他调离。

    那样的话,他可就为他人作嫁衣裳,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历史上,明朝中后期,中国沿海明明海上贸易极为发达,废除海禁可谓利国利民,但为何众多官员和明朝的精英士大夫们却集体反对和抵制?所谓的倭寇一开始不过是日本内战中败亡的封建主、流浪武士、商人和浪人而已,总数不过数千。然而东南沿海数省,却年年倭寇犯边?屡剿不止!

    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原因都在于此。

    明太祖朱元璋在军事、政治、权谋方面可谓顶尖高手,不过在经济方面却是一塌糊涂。为防沿海军阀余党(张士诚与方国珍旧部)和倭寇的滋扰,朱元璋在洪武年间下令实施海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此令本来在永乐(朱元璋儿子朱棣)时废除,并开启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然而永乐后海禁再次实行,到嘉靖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朝海禁高度强化。

    海禁的实施限制了中国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极大阻碍了中国与外部的交流和发展。开海本是利国利民之举,不仅能扩大中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增加朝廷税收,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但这严重损害了浙东海商集团的利益。他们仗着手中拥有的特权亦商亦盗,一直在从事对外走私贸易。朝廷禁海只禁得了普通的商人和平民,却禁不了他们。为此,他们在垄断对外贸易及海量走私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朝廷一旦开海,势必在沿海设立市舶司,并严厉打击走私贸易,他们如何能答应?

    所以,但凡有人提出开海,立即便会遭到东南海商集团的集体抵制。他们搬出朱元璋“片板不许下海”的“祖制”,极力反对开海。至于永乐曾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则被他们选择性忽视。甚至许多士大夫们认为“官方所控制的海洋之利不足为募兵之费,唯有禁海才可消弥盗源”、“为了沿海安全,切不可答应外国人请求通商之要求”等,堂堂帝国精英,朝廷干臣,却个个短视自私至此,实叫人扼腕叹息。

    如今大苏帝国沿海的情况虽然与明朝时不同,诸多海盗的实力也远不及明朝时徐海、汪直等有名的大海盗,但宋宁却不可不防。

    他的目标是控制盐海郡,像在南岭时一样统一海上的诸多海盗。同时挖下大坑,一举将白郡陆忠,蟾蜍山甘百草以及乐郡吴清风埋葬掉。

    如此一来,他将拿下白郡、乐郡、盐海郡,东南九郡占下三分之一。

    而要控制盐海郡并统一沿海诸盗,势必与诸郡世家大族和海商集团的利益相冲突。他需要拉拢亲近他、支持他的家族,而打击、消灭反对他的势力。不过,以他明面上的身份(盐海郡尉),不好做到这一点。因为各世家大族和海商集团明面上同样拥有合法的身份,许多甚至是位高权重的官员,所以,只能借用张英海盗的身份来进行。

    授意张英等人迅速出击后,宋宁开始训练士卒,为“肃清海盗”作准备。他再度发挥自己混迹机关时养成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特长,上仰合郡守郭通等首脑,下与各级官吏及士人名流交好,又与当地豪强、海商集团打成一片,暗中则仔细观察,谁可为他所用,谁必须坚决予以铲除。

    与此同时,宋宁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在东南各郡招纳贤士、广揽豪杰,在盐海郡原有军事力量的基础上,以肖寒和自己带来的两百亲卫为骨架,整编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迅速在盐海郡站稳了脚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