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联合剿匪-第3/4页

加入书签
    所谓水密隔舱是用隔舱板把船体严密分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舱室,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一两个船舱破损,水也不会进入其他舱室,船只依然能够航行,这大大增加了船只的安全性。相传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古代先人们参照借鉴竹子的横隔膜结构发明的。除提高安全性外,水密隔舱还增加了船只整体横向强度(船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使桅杆得以与船体紧密相连,船只因此更加坚固,抗风力也更强。因为水密隔舱技术的问世,中国船舶越造越大,航程越走越远,中国古代造船的水平因此领先西方数百年。

    车轮舟(船)是指由车轮桨作为船只的推进工具的船只。在船体两侧装上木叶轮,通过人力踏动使其转动,从而推动船只不断上前。在车轮船技术发明之前,船舶一直是靠手摇橹推动前进的,因为手臂的力量远远不及腿脚,所以改为车轮船后,船舶的机动性大大提高。同等的条件下,车轮船的速度比手橹船快上许多,这对水战而言尤为重要。可以预见,一旦宋宁率先制作出车轮船,在日后的水战之中他将占尽优势,所向披靡。这就相当于给骑兵配上马鞍、马蹬和马蹄铁,骑兵因此纵横天下,再无敌手一样。

    龙骨结构技术就更加不用说了。这是造船业的一个伟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所谓龙骨结构技术就是在造船的基底框架时做一个连结船首柱和船尾柱的纵向构件,就像人体龙骨一样,主要的作用是承重。龙骨结构大大保证了船舶的结构强度,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船只的侧面面积,并大幅提升了船只航行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中国宋代时的尖底海船,船只极为稳固,不仅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也十分强,采用的便是龙骨结构技术。为此,宋时对外贸易极为发达,泉州港更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除两艘大船外,洪剑此次还带来了十余艘小型战船。小型战船比之大船小很多,长八丈有余(约25米),宽一丈8尺(约5.5米),有10橹,水手42人,可载战士一百余人。船上四面设有三尺高的女墙,半身墙下开孔,桨棹露于外,两厢与大船一样开掣棹孔,左右前后均可发放箭矢长矛。

    宋宁看后暗暗咋舌,陆忠为了灭自己还真是下了血本了:以洪剑所带水军之实力,足以驰骋江上、横行春湖。早知白郡水军很强,却没想到竟强到这般地步!与之相比,宋宁的水军才刚刚初建,春湖至今只有战船**只,且比之白郡的小型战船还多有不如,其他都是些民用渔船,实在相差太远。若宋宁现在与白郡水战,必败无疑。

    宋宁又虚心求教洪剑水军之战法,洪剑眼见宋宁对己方战船如此惊讶,对水战更是一窍不通,心中更加鄙夷,敷衍了几句便不屑再理会。倒是周沫,在一旁为宋宁解说了不少。宋宁全然不把洪剑的鄙视嫌恶当回事,只用心记下水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周沫见了,心中暗暗佩服,教授时也就更加用心。

    参观完白郡战船后,宋宁安排洪、周二人休息。洪剑催问大军何日开拔进山剿匪?宋宁推脱道:“洪将军莫急,我郡粮草辎重尚未准备齐全,还请将军静待两日。且南岭地理复杂,瘴气肆虐,南岭群盗又奸诈狡猾,不可小视。如今我们三家既然联合剿匪,我意明天大家先开个小会,一起商讨下如何用兵,定下一个具体的章程来再说。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洪剑十分不满,道:“兵贵神速,我与周将军不远数百里而来,从邻郡至此,光是行军便已过去十日时间,你们粮草辎重为何过了这么久还未准备好?要知三郡如今万余将士聚集,多延误一日,便要浪费一日粮草,贼寇也多一天准备,我等岂能再行耽搁?”

    宋宁心道,就是要拖住你们,我才好准备啊!嘴上却道:“末将惭愧,初次领兵,多有疏漏,最多后日,大军便可开拔,还请洪将军见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