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道:“我其实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只是有一些浅见而已,我可以给你听,但并不保证一定都对,你要自己去分辨。”
“好,你。”
宋宁道:“每个帝国到末期时都会痼疾缠身,内部出现严重的问题。大苏帝国历经两百六十余年历经十佰等传到你弟弟白无畏手中时也不例外。白无畏年轻气盛,一心想要重振大苏,恢复昔日的荣耀,不过他并没有看到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找出大苏内部真正的问题。”
“他诛除殉,却并没有澄清吏治,打破旧有贵族对人才的垄断,选拔出真正对朝廷忠心可靠的栋梁之才,反而使得朝廷文武势力进一步失衡,文官集团趁机坐大,以致秦枪、苏延、刘发等先后离世,武将纷纷离心,大苏帝国失去了剿灭反贼,镇压叛逆的军事力量。”
长公主闻言不由咬牙不语。这个她的确无法反驳。因为秦枪、苏延、刘发的事情,白无畏至今被许多人骂为昏君。
宋宁接着道:“这只是其一。民丰七年,为了镇压各地愈演愈烈的叛乱,白无畏采纳朝中诸公之议,下诏允许各地自行募兵剿匪。同时委派宗室与诸王分赴各地,总理各地军政事务,以平定各地匪乱。此举看似为朝廷节省了力气,降低了剿纺难度,实则进一步加速鳞国的灭亡。”
“各地势力趁机纷纷崛起,然后割据一方,帝国从一开始只是许多吃不上饭的百姓起义,渐渐演变成了各地诸侯群起争霸。而大苏在失去自己的军事力量后只剩下一具空壳,所以很快便被张向阳攻破京师,轰然倒塌。这是其二。所以我才,白无畏看似在努力拯救大苏,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是好心办坏事,反而一手将帝国推向了深渊。”
“那你觉得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长公主道。
宋宁道:“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是现有的制度造成的。比如:现在的人才选拔制度,上层贵族因为是世袭,又垄断了人才晋升通道,广大寒门和普通百姓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朝廷越到后期,机构越臃肿,人才越匮乏,政令难行,没有活力。”
“又比如:当下实行的三公九卿制,皇帝的家事与朝廷的国事混为一谈,皇权与相权争斗激烈,地方上州牧、郡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又缺少有力的监察,俨然独立的诸侯。”
“再比如:贵族僧侣不用交税,皇室宗亲、士族官员以及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少,财政日益枯竭,无奈只得不断加税,以致老百姓们负担加重,苦不堪言,每年辛苦劳作到头来却仍没有饭吃,最后只得铤而走险,扯旗造反。”
长公主越听越心惊,宋宁的这些问题可谓直指核心,之前她也有所察觉,只是认识得不如宋宁这般深刻。如今听宋宁详细道来,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些的确是朝廷的痼疾,宋郎可有办法解决?”
她眼中不由露出希冀的光芒。想当初百越问题也是帝国数百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但最后宋宁却以一种梦幻般的方式完美地破解了。如今帝国的顽疾,以他那才般的头脑肯定也有办法吧?
宋宁道:“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源头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制度,改革其中的弊病,才能真正地避免之前的错误,不再重蹈昔日的覆辙。但旧有的秩序何等强大,旧贵族们是旧有秩序的受益者和得利者,他们必然不会愿意我们进行变法,所以,想要改变现有的秩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比消灭诸多割据军阀,一统下还要困难。”
到这里,宋宁重新望向长公主,声音也变得激昂起来:“但我却想试一下。朱顶、周骥在我眼里不过跳梁丑而已,就算是北方月霜、西北墨鹰,也不值一提,他日我迟早灭其国,亡其种。以我现在的实力,全取北方一统下有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但就算我取了下,大苏出现的这些问题却依然存在,我若不从现在开始就想办法改变,将来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好,你。”
宋宁道:“每个帝国到末期时都会痼疾缠身,内部出现严重的问题。大苏帝国历经两百六十余年历经十佰等传到你弟弟白无畏手中时也不例外。白无畏年轻气盛,一心想要重振大苏,恢复昔日的荣耀,不过他并没有看到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找出大苏内部真正的问题。”
“他诛除殉,却并没有澄清吏治,打破旧有贵族对人才的垄断,选拔出真正对朝廷忠心可靠的栋梁之才,反而使得朝廷文武势力进一步失衡,文官集团趁机坐大,以致秦枪、苏延、刘发等先后离世,武将纷纷离心,大苏帝国失去了剿灭反贼,镇压叛逆的军事力量。”
长公主闻言不由咬牙不语。这个她的确无法反驳。因为秦枪、苏延、刘发的事情,白无畏至今被许多人骂为昏君。
宋宁接着道:“这只是其一。民丰七年,为了镇压各地愈演愈烈的叛乱,白无畏采纳朝中诸公之议,下诏允许各地自行募兵剿匪。同时委派宗室与诸王分赴各地,总理各地军政事务,以平定各地匪乱。此举看似为朝廷节省了力气,降低了剿纺难度,实则进一步加速鳞国的灭亡。”
“各地势力趁机纷纷崛起,然后割据一方,帝国从一开始只是许多吃不上饭的百姓起义,渐渐演变成了各地诸侯群起争霸。而大苏在失去自己的军事力量后只剩下一具空壳,所以很快便被张向阳攻破京师,轰然倒塌。这是其二。所以我才,白无畏看似在努力拯救大苏,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是好心办坏事,反而一手将帝国推向了深渊。”
“那你觉得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长公主道。
宋宁道:“帝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是现有的制度造成的。比如:现在的人才选拔制度,上层贵族因为是世袭,又垄断了人才晋升通道,广大寒门和普通百姓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朝廷越到后期,机构越臃肿,人才越匮乏,政令难行,没有活力。”
“又比如:当下实行的三公九卿制,皇帝的家事与朝廷的国事混为一谈,皇权与相权争斗激烈,地方上州牧、郡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又缺少有力的监察,俨然独立的诸侯。”
“再比如:贵族僧侣不用交税,皇室宗亲、士族官员以及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少,财政日益枯竭,无奈只得不断加税,以致老百姓们负担加重,苦不堪言,每年辛苦劳作到头来却仍没有饭吃,最后只得铤而走险,扯旗造反。”
长公主越听越心惊,宋宁的这些问题可谓直指核心,之前她也有所察觉,只是认识得不如宋宁这般深刻。如今听宋宁详细道来,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些的确是朝廷的痼疾,宋郎可有办法解决?”
她眼中不由露出希冀的光芒。想当初百越问题也是帝国数百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但最后宋宁却以一种梦幻般的方式完美地破解了。如今帝国的顽疾,以他那才般的头脑肯定也有办法吧?
宋宁道:“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源头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制度,改革其中的弊病,才能真正地避免之前的错误,不再重蹈昔日的覆辙。但旧有的秩序何等强大,旧贵族们是旧有秩序的受益者和得利者,他们必然不会愿意我们进行变法,所以,想要改变现有的秩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比消灭诸多割据军阀,一统下还要困难。”
到这里,宋宁重新望向长公主,声音也变得激昂起来:“但我却想试一下。朱顶、周骥在我眼里不过跳梁丑而已,就算是北方月霜、西北墨鹰,也不值一提,他日我迟早灭其国,亡其种。以我现在的实力,全取北方一统下有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但就算我取了下,大苏出现的这些问题却依然存在,我若不从现在开始就想办法改变,将来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