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常、祁锋之前的分析一点没错,假如朱顶再坚持一段时间,宋宁多半就要支持不住了。可惜,朱顶见聂忍、许棠击败杨诚全取胶东,赵幽燕夺得玄门关杀入中州,生怕苏中不保,再加上宋宁源源不断地从南方输送粮草过来,丝毫没有粮草不继的现象,以为自己已没有取胜的希望,只得忍痛退走。这下,却是给了宋宁全取苏东的机会。
如今,宋宁已攻占苏东四郡,剩下四郡眼见朱顶退走,心知后者大势已去,自是不会再拼死抵抗。宋宁有信心,在年底之前拿下剩余四郡,占领整个苏东!
想到这里,宋宁十分振奋,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整个苏东时,大德法师派人传来书信,力劝宋宁不要急着攻略苏东,而应集中兵力,全力进攻苏中,一举消灭朱顶。
大德法师在信中是这样劝宋宁的:“朱顶,枭雄也,绝不会甘心居于人下。今朱顶不敌我军,仓皇撤回苏中,主公当趁此良机,穷追猛打,务必擒杀之,以永绝后患,而不必急于收取苏东之地。只要主公能消灭朱军主力,击杀朱顶,则苏中苏东之地无需大军攻取,可传檄而定也。”
“相反,若让朱顶逃脱,等入冬后,我军将士疲累,而粮草将尽,主公势必只能退兵。主公纵能夺得苏东之地,却让朱顶有了喘息之机,他日必遗祸无穷。此无异于纵虎归山也,将来悔之晚矣。”
宋宁见信后顿时醒悟。伟大的领袖曾有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历史上项羽在鸿门宴上听从项伯的话,认为刘邦灭秦有大功,杀之不义也,所以范增几次暗示,均不予理会,最终放刘邦离去。之后楚汉相争,血战连年,项羽与刘邦又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下。项羽守约退兵,刘邦被张良、陈平劝阻,转身便撕毁盟约,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最后终于在垓下消灭了项羽。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又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表已死,刘琮不敢抵抗选择了投降。曹操听闻刘备率军带领百姓南下欲逃,立即亲率数千精骑,日行三百里追击。为何?就是因为曹操深知刘备是他之劲敌,此时趁其弱之时若不将之消灭,一旦任他逃走,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备最后得张飞、赵云之助逃至汉津,被关羽接应到了夏口。曹操拼命追赶,到底没能留下刘备,让后者成功逃脱。之后发生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操,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直至曹操身死,依然未能消灭刘备,一统下。
倘若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了刘邦,后面就没有大汉了;倘若曹操在长坂坡截杀了刘备,曹操也应该一统下了。宋宁此时的情况与项羽刘邦以及曹操刘备何其相似。大德法师是劝他不要犯和项羽曹操一样的错误。此时正是除去朱顶的最佳时机,的确应该穷追猛打,毕其功于一役。否则一旦放朱顶北归,无异于放虎归山,必将遗祸无穷。
大德法师的没错:以朱顶之能,一旦逃脱性命,想要再杀他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而一旦让他得到喘息之机,将来必然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趁他病,要他命!为此,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谋士郭万同样劝宋宁道:“主公,今朱顶自知不敌,已放弃苏东,退守苏中,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也。主公当集中兵力,全力围杀朱顶,而不必急于攻城略地。只要朱顶一死,苏症苏东自然投降。反之,若朱顶还活着,苏症苏东各地依然会拼死反抗。我军此时强攻,纵能获胜,也必损兵折将,反而得不偿失。”
不久,凌邦送信来,也是劝谏宋宁不必顾忌军粮将尽,将士疲累,急需休整之事,务必要趁此良机围攻朱顶,勿要使其逃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如今,宋宁已攻占苏东四郡,剩下四郡眼见朱顶退走,心知后者大势已去,自是不会再拼死抵抗。宋宁有信心,在年底之前拿下剩余四郡,占领整个苏东!
想到这里,宋宁十分振奋,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整个苏东时,大德法师派人传来书信,力劝宋宁不要急着攻略苏东,而应集中兵力,全力进攻苏中,一举消灭朱顶。
大德法师在信中是这样劝宋宁的:“朱顶,枭雄也,绝不会甘心居于人下。今朱顶不敌我军,仓皇撤回苏中,主公当趁此良机,穷追猛打,务必擒杀之,以永绝后患,而不必急于收取苏东之地。只要主公能消灭朱军主力,击杀朱顶,则苏中苏东之地无需大军攻取,可传檄而定也。”
“相反,若让朱顶逃脱,等入冬后,我军将士疲累,而粮草将尽,主公势必只能退兵。主公纵能夺得苏东之地,却让朱顶有了喘息之机,他日必遗祸无穷。此无异于纵虎归山也,将来悔之晚矣。”
宋宁见信后顿时醒悟。伟大的领袖曾有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历史上项羽在鸿门宴上听从项伯的话,认为刘邦灭秦有大功,杀之不义也,所以范增几次暗示,均不予理会,最终放刘邦离去。之后楚汉相争,血战连年,项羽与刘邦又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下。项羽守约退兵,刘邦被张良、陈平劝阻,转身便撕毁盟约,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最后终于在垓下消灭了项羽。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又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表已死,刘琮不敢抵抗选择了投降。曹操听闻刘备率军带领百姓南下欲逃,立即亲率数千精骑,日行三百里追击。为何?就是因为曹操深知刘备是他之劲敌,此时趁其弱之时若不将之消灭,一旦任他逃走,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备最后得张飞、赵云之助逃至汉津,被关羽接应到了夏口。曹操拼命追赶,到底没能留下刘备,让后者成功逃脱。之后发生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操,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直至曹操身死,依然未能消灭刘备,一统下。
倘若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了刘邦,后面就没有大汉了;倘若曹操在长坂坡截杀了刘备,曹操也应该一统下了。宋宁此时的情况与项羽刘邦以及曹操刘备何其相似。大德法师是劝他不要犯和项羽曹操一样的错误。此时正是除去朱顶的最佳时机,的确应该穷追猛打,毕其功于一役。否则一旦放朱顶北归,无异于放虎归山,必将遗祸无穷。
大德法师的没错:以朱顶之能,一旦逃脱性命,想要再杀他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而一旦让他得到喘息之机,将来必然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趁他病,要他命!为此,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谋士郭万同样劝宋宁道:“主公,今朱顶自知不敌,已放弃苏东,退守苏中,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也。主公当集中兵力,全力围杀朱顶,而不必急于攻城略地。只要朱顶一死,苏症苏东自然投降。反之,若朱顶还活着,苏症苏东各地依然会拼死反抗。我军此时强攻,纵能获胜,也必损兵折将,反而得不偿失。”
不久,凌邦送信来,也是劝谏宋宁不必顾忌军粮将尽,将士疲累,急需休整之事,务必要趁此良机围攻朱顶,勿要使其逃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