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既下,郑卓病死,荆襄其他各郡自是直接投降,樊口守将眼见大势已去,也不再抵抗。两日后亲自将郑卓之子捆绑,送出城外,向何劲投降。
自此,荆襄遂平。
宋宁忍不住问郭万道:“军师怎知,只要我军继续坚持,襄城必然有变?”
郭万道:“很简单。时至今日,主公已先后拿下荆东、荆南和荆西之地,只剩下荆北还在苦苦支撑。明眼人都知道襄城告破只是早晚之事。且郑卓老矣,又和沙木一般后继无人,荆襄士族眼见郑卓大势已去,怎会甘心与之一起沉沦,时间一久必然生出异心。所以我这才笃定襄城必生动乱。”
“不过,我也没想到荆襄士族还未动手,反倒是郑卓之子先出了问题,以至郑卓一病不起,轻易让我军夺了城池。此乃助主公也。由此可见,主公不愧为命之主,统一南方正可谓是众望所归!”
宋宁摇头大笑。什么命之主,郭万摆明了是拍他马屁嘛!不过,宋宁倒也不介意,而是大大方方地生受了下来。时至今日,他问鼎下的野心已不需掩饰。
两日后,宋宁将郑卓之子押至襄城,献给宋宁。郑卓之子一脸畏惧,拼命地磕头求饶。宋宁见后,倒是没有杀他。此子虽然不堪,但毕竟是郑卓之子,宋宁要统治荆襄,不得还要用他收买一下人心。
只是他心中难免摇头无语,郑卓再怎样也算一个人物,他那续弦荆氏就不了,连儿子竟也这般不堪。古人言,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肖,还真是没有错。
郑卓手下文武也大多投降,宋宁最看重的还是名士骆衍。若郑卓早日听骆衍之言,他想要拿下荆襄还没这么容易。后者倒不像高欢那般死忠,见宋宁招揽自己,倒也痛快答应了下来,不过却笑问了宋宁一个问题:“若非骆衍建言,只怕明公早已拿下襄城,尽取荆襄,明公心中难道一点也不怨骆衍吗?”
宋宁大笑道:“因骆君之故,害我东南多耗费了数倍钱粮,损伤无数将士,我自然是十分心痛的。但这也正明了骆君的不凡之处不是么?今我克襄城坚城、取荆襄之地,不过三分欢喜;然得骆君相助,心中却有十分欢喜也。”
这话的当然过于夸张了。不过骆衍心中却很受用,当即弯腰,对着宋宁恭敬下拜道:“骆衍得遇明主,亦万分欣喜。愿追随明公,廓清宇内、平定下!”
宋宁握住骆衍的手,不由哈哈大笑。
民丰十二年十月底,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宋宁先后攻取湖阳、荆襄,终于一统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战事也进入了尾声。五月时,就在宋宁攻打剑阳之际,北方各大军阀也烽火重燃,战火再起。
首先,吴霄趁着周骥与公孙珣在东北鏖战之机,再次率军西进,攻打张向阳。
这次吴霄吸取了去年失败的教训,不骄不躁,稳扎稳打。靠着自己雄厚的实力和充足的粮草供应,并不急着与张向阳正面决战,而是与张向阳打起了持久战、消耗战。
这下却是抓住了张向阳的命门。张向阳军队多,战力强,本人作战也灵活多变、敢打敢拼,若两军正面厮杀,吴霄还真不一定干得过他。像去年,两军对决,吴霄便被他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然而张向阳作战勇猛,却不善治国,钱粮不足是他的致命伤。
吴霄像个乌鬼壳一样坚守不出,张向阳虽有十多万大军,一时间却也无从下嘴。而拼后勤的话他如何拼得过吴霄?所以只能不断后撤。
由于张向阳在中州搞得怒人怨,不得人心。他只要一退,中州之人便立刻打开城门,箪食壶浆,喜迎“王师”,欢喜地的将吴霄大军迎接入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自此,荆襄遂平。
宋宁忍不住问郭万道:“军师怎知,只要我军继续坚持,襄城必然有变?”
郭万道:“很简单。时至今日,主公已先后拿下荆东、荆南和荆西之地,只剩下荆北还在苦苦支撑。明眼人都知道襄城告破只是早晚之事。且郑卓老矣,又和沙木一般后继无人,荆襄士族眼见郑卓大势已去,怎会甘心与之一起沉沦,时间一久必然生出异心。所以我这才笃定襄城必生动乱。”
“不过,我也没想到荆襄士族还未动手,反倒是郑卓之子先出了问题,以至郑卓一病不起,轻易让我军夺了城池。此乃助主公也。由此可见,主公不愧为命之主,统一南方正可谓是众望所归!”
宋宁摇头大笑。什么命之主,郭万摆明了是拍他马屁嘛!不过,宋宁倒也不介意,而是大大方方地生受了下来。时至今日,他问鼎下的野心已不需掩饰。
两日后,宋宁将郑卓之子押至襄城,献给宋宁。郑卓之子一脸畏惧,拼命地磕头求饶。宋宁见后,倒是没有杀他。此子虽然不堪,但毕竟是郑卓之子,宋宁要统治荆襄,不得还要用他收买一下人心。
只是他心中难免摇头无语,郑卓再怎样也算一个人物,他那续弦荆氏就不了,连儿子竟也这般不堪。古人言,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肖,还真是没有错。
郑卓手下文武也大多投降,宋宁最看重的还是名士骆衍。若郑卓早日听骆衍之言,他想要拿下荆襄还没这么容易。后者倒不像高欢那般死忠,见宋宁招揽自己,倒也痛快答应了下来,不过却笑问了宋宁一个问题:“若非骆衍建言,只怕明公早已拿下襄城,尽取荆襄,明公心中难道一点也不怨骆衍吗?”
宋宁大笑道:“因骆君之故,害我东南多耗费了数倍钱粮,损伤无数将士,我自然是十分心痛的。但这也正明了骆君的不凡之处不是么?今我克襄城坚城、取荆襄之地,不过三分欢喜;然得骆君相助,心中却有十分欢喜也。”
这话的当然过于夸张了。不过骆衍心中却很受用,当即弯腰,对着宋宁恭敬下拜道:“骆衍得遇明主,亦万分欣喜。愿追随明公,廓清宇内、平定下!”
宋宁握住骆衍的手,不由哈哈大笑。
民丰十二年十月底,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宋宁先后攻取湖阳、荆襄,终于一统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战事也进入了尾声。五月时,就在宋宁攻打剑阳之际,北方各大军阀也烽火重燃,战火再起。
首先,吴霄趁着周骥与公孙珣在东北鏖战之机,再次率军西进,攻打张向阳。
这次吴霄吸取了去年失败的教训,不骄不躁,稳扎稳打。靠着自己雄厚的实力和充足的粮草供应,并不急着与张向阳正面决战,而是与张向阳打起了持久战、消耗战。
这下却是抓住了张向阳的命门。张向阳军队多,战力强,本人作战也灵活多变、敢打敢拼,若两军正面厮杀,吴霄还真不一定干得过他。像去年,两军对决,吴霄便被他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然而张向阳作战勇猛,却不善治国,钱粮不足是他的致命伤。
吴霄像个乌鬼壳一样坚守不出,张向阳虽有十多万大军,一时间却也无从下嘴。而拼后勤的话他如何拼得过吴霄?所以只能不断后撤。
由于张向阳在中州搞得怒人怨,不得人心。他只要一退,中州之人便立刻打开城门,箪食壶浆,喜迎“王师”,欢喜地的将吴霄大军迎接入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