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嘴上却说着:“完啦,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易年口中饭菜下肚,起身收拾碗筷,一边说道:“没啥,我的厨艺还是能涨的,师傅你别急嘛”
师傅对着易年挤出了一丝鼓励的笑容,起身向着房间走去,不多时,从房间把躺椅搬了出来,放在院中的空地之上,正躺在上面,腿上依旧盖着那绣着和河山的毯子。向着竹园的方向眺望,晒着太阳。
一边看着竹园,一边说道:“还是这阳光好啊,无论是什么时候,味道都不会变。”
易年收拾完碗筷,洗干净手,从西屋把茶桌也搬了出来,沏了一壶清茶,找来了一把竹椅,坐在师傅边上,给师傅到了一杯茶,自己也来了一杯,喝着这微微发苦的茶水,晒着这青山的阳光,享受着这早饭后的平静时光。
“师傅你说,百年前声名显赫的医圣,所写的《医经》到底去了哪里呢?不是说能评的起圣字的,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那么大的一位大人物,怎么就是寻不见遗物呢?”
易年突然之间蹦出了这么一句,却显得十分自然,没有什么惊讶之处。而师傅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思索的时间,开口说道:“圣人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仇敌恩怨。当年据说是仇家所为,遭人暗算,那本本能救无数人性命《医经》,听说也随着一场大火焚烧殆尽。”
“那师傅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傅当然也是当年在外游历的时候听说的,不然你以为呢,我还能见过那大人物不成?”
老人歪头瞧了易年一眼,仿佛再说:你小子这还用问吗?
“那师傅,都说妖族动乱,咱这东远州西边就连着落北原,不是说落北原就是北祈军与北疆妖族的战场吗?那打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妖族过来吗?咱们这东远州好像就没听过妖族的事情。”
易年此时也正躺在竹椅上,仰头望天,根本没看见刚才师傅的眼神,继续问着,十分自然。
因为从小已经习惯了,有问题就问师傅,或者天文地理,或者鬼怪之谈,或者行医用药,或则周天星辰,或是修行悟道,或是杂文趣事。
而师傅给易年的感觉,比私塾里的老先生可厉害多了,绝大部分的问题都知晓,偶尔也有不知的,就告诉易年,那需要以后你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师徒俩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知不觉间,一壶清茶见底,易年起身,伸了伸懒腰,给师傅重新填了水。把自己坐的竹椅收起,对着师傅说道:
“师傅,我今天打算去别的村子看看,把前几天包好了药材给各个村子都送点,这个中毒之症不解,总归要给他们送些药,才安心。”
“去吧,送些药也好,都是穷苦农民,发了病,耽误了农活,家里的日子就难了。
老人眺望着远处的竹园,面容平静,随口说道。
易年从药架上,后屋里,中间的小厅柜上,收了满满一大包的包好的药材,全部装进了那个背了几年的大竹篓里,背上竹篓,和师傅道了声别,就往院外走去,边走边说,
“送了药回来大约也就是午间,午饭回来我再做,您就歇着吧。”
师傅闻听此言,平静的面容悄悄的爬上了一点苦意。
正开着院门,只听得山谷渠口处传来一声爽朗的大笑,紧接着,一声:“易年,老爷子,我来啦”。
易年朝着声音的源头望去,只见一个足足比易年高了一头的壮汉,穿着一身短打,脚下踩着比常人大了不少的鞋子,一身被阳光晒成小麦色的肤色,微黑的胡茬,剑眉星目,仪表堂堂。可能是喊得太大声,嘴唇微微有些干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易年口中饭菜下肚,起身收拾碗筷,一边说道:“没啥,我的厨艺还是能涨的,师傅你别急嘛”
师傅对着易年挤出了一丝鼓励的笑容,起身向着房间走去,不多时,从房间把躺椅搬了出来,放在院中的空地之上,正躺在上面,腿上依旧盖着那绣着和河山的毯子。向着竹园的方向眺望,晒着太阳。
一边看着竹园,一边说道:“还是这阳光好啊,无论是什么时候,味道都不会变。”
易年收拾完碗筷,洗干净手,从西屋把茶桌也搬了出来,沏了一壶清茶,找来了一把竹椅,坐在师傅边上,给师傅到了一杯茶,自己也来了一杯,喝着这微微发苦的茶水,晒着这青山的阳光,享受着这早饭后的平静时光。
“师傅你说,百年前声名显赫的医圣,所写的《医经》到底去了哪里呢?不是说能评的起圣字的,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那么大的一位大人物,怎么就是寻不见遗物呢?”
易年突然之间蹦出了这么一句,却显得十分自然,没有什么惊讶之处。而师傅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思索的时间,开口说道:“圣人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仇敌恩怨。当年据说是仇家所为,遭人暗算,那本本能救无数人性命《医经》,听说也随着一场大火焚烧殆尽。”
“那师傅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傅当然也是当年在外游历的时候听说的,不然你以为呢,我还能见过那大人物不成?”
老人歪头瞧了易年一眼,仿佛再说:你小子这还用问吗?
“那师傅,都说妖族动乱,咱这东远州西边就连着落北原,不是说落北原就是北祈军与北疆妖族的战场吗?那打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妖族过来吗?咱们这东远州好像就没听过妖族的事情。”
易年此时也正躺在竹椅上,仰头望天,根本没看见刚才师傅的眼神,继续问着,十分自然。
因为从小已经习惯了,有问题就问师傅,或者天文地理,或者鬼怪之谈,或者行医用药,或则周天星辰,或是修行悟道,或是杂文趣事。
而师傅给易年的感觉,比私塾里的老先生可厉害多了,绝大部分的问题都知晓,偶尔也有不知的,就告诉易年,那需要以后你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师徒俩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知不觉间,一壶清茶见底,易年起身,伸了伸懒腰,给师傅重新填了水。把自己坐的竹椅收起,对着师傅说道:
“师傅,我今天打算去别的村子看看,把前几天包好了药材给各个村子都送点,这个中毒之症不解,总归要给他们送些药,才安心。”
“去吧,送些药也好,都是穷苦农民,发了病,耽误了农活,家里的日子就难了。
老人眺望着远处的竹园,面容平静,随口说道。
易年从药架上,后屋里,中间的小厅柜上,收了满满一大包的包好的药材,全部装进了那个背了几年的大竹篓里,背上竹篓,和师傅道了声别,就往院外走去,边走边说,
“送了药回来大约也就是午间,午饭回来我再做,您就歇着吧。”
师傅闻听此言,平静的面容悄悄的爬上了一点苦意。
正开着院门,只听得山谷渠口处传来一声爽朗的大笑,紧接着,一声:“易年,老爷子,我来啦”。
易年朝着声音的源头望去,只见一个足足比易年高了一头的壮汉,穿着一身短打,脚下踩着比常人大了不少的鞋子,一身被阳光晒成小麦色的肤色,微黑的胡茬,剑眉星目,仪表堂堂。可能是喊得太大声,嘴唇微微有些干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