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剑必须以昆仑山万年琼玉或是北溟渊中寒铁一等的珍贵材料,经数十年之锻造、上百年之磨砺,方可成剑。得一下剑足可行遍江湖、以一当万,若有下剑出世,已足为皇室藏珍。”王羲之把手中所持仙剑徐徐拿出,展示给顾佑看。
“贫道所佩金庭剑,便是一把下剑。”
顾佑之前见过两次金庭剑,都被这柄剑的光辉大大震惊。这样一把如此美丽的剑只是最低档的“下剑”,那么更有威力的仙剑会是什么样就不敢想象了。
“中剑已不能由凡间之材所铸,必是仙界珍宝坠入人世。磨炼须五百年以上才能成器,得一中剑则可平定四海、一统九州,或可助修仙者飞升成仙。中剑只有两把问世,其一是汉武帝所得太初仙剑,他借此剑成就破匈奴、定蛮越、平西域、收朝鲜之不世功绩,又得飞升成仙。”
“第二把又是什么?”顾佑不禁发问。
“先听贫道说完上剑的。”王羲之略带怒色。
“至于上剑,则是不可以言喻,不可以形传,其威力无人可测,至今无一把可信的上剑问世。世人传灵宝天尊降世时曾携一上剑,以此于涿鹿灭魔平妖,但无人可知此事真伪。”
顾佑以几近诧异的眼光望着王羲之,王羲之都无法形容的“上剑”彻底超出了他的想象范畴。
“话说回中剑,你问的第二把中剑就是贫道要说的重点了。”王羲之继续娓娓道来。
“约四十年前,在鄱阳湖畔一草庐旁有灵石从天而降。灵石神力非凡,草庐所处的土丘竟倏忽拔地而起,化作一座高数百丈之山,山上仙气氤氲,飞瀑连珠,俨然仙山模样。”
“同一夜,布阵于江北的羯人军队不知何故被全数戮灭,南渡建康的晋廷从此转危为安。日后皇帝派人寻找到这座仙山,御赐名‘庐山’,它自此成为修仙者眼中圣地。”
“再往后,吾师葛洪寻访庐山,发现那灵石乃是一把未完全成形的仙剑,由于其间隐隐能看出龙形,吾师取道德天尊‘犹龙’之点,将其命名为‘犹龙剑’。”
顾佑对葛洪之盛名也颇有耳闻,他是丹阳人,曾任太守之官,失官后偶得天书五十卷,其书内容近于道家,遂以其书修道。经三十余年而悟得灵宝大道,遂开创灵宝派。
“这到如今也有几十年了,不知这剑成形与否?”
“实不相瞒,犹龙剑虽未成形,却隐隐有凶厉之气,先师葛洪由于常去庐山炼剑,晚年身体大不如前,最终被犹龙剑反噬,只留有冠履。”说到这王羲之眼中似有泪光闪现。
“自此贫道寻访有资质成仙之人已久,然从未有人真正符合,先师临终前曾做一谜语描述此人,应有‘顾佑’之名,你不但名字与先师所料完全符合,就连资质也是够的。”
王羲之掏出一张字条,由于时间太久,已经很是发脆了,其上字迹越发潦草,到最后已经不成字了。
顾佑凑近字条读起来:“予有生八十余载,而修仙凡六十载,尝悟身之有涯,又闻知也无涯,惜吾辈所求之道,仍非真道,唯因真道须有灵根之人可证。今大劫未至,而吾身大患已至矣。望汝寻是人,凡顾时得人右……”
看到此,顾佑豁然开朗,“顾”和“人右”组合起来不就是自己的名字吗?对此他甚至小有得意之感。
“贫道在东海刺伤小龙,落下的两滴龙血为你所吞。贫道想你的身体也许有了龙的特点,或许能不受犹龙剑伤害,可以掌控犹龙剑,依此成仙!”王羲之抚了抚顾佑头顶,
“虽然没有龙血相助你只会淹死于海中,但是天助自助者,没有你的奋力拼搏、不曾放弃求生希望,再多的龙血也帮不了你!贫道在击败小龙之后随时都可以搭救你,但还是一定要看着你亲自游上海岸,一切的艰难险阻终归都要经你自己之手消除!”王羲之继续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贫道所佩金庭剑,便是一把下剑。”
顾佑之前见过两次金庭剑,都被这柄剑的光辉大大震惊。这样一把如此美丽的剑只是最低档的“下剑”,那么更有威力的仙剑会是什么样就不敢想象了。
“中剑已不能由凡间之材所铸,必是仙界珍宝坠入人世。磨炼须五百年以上才能成器,得一中剑则可平定四海、一统九州,或可助修仙者飞升成仙。中剑只有两把问世,其一是汉武帝所得太初仙剑,他借此剑成就破匈奴、定蛮越、平西域、收朝鲜之不世功绩,又得飞升成仙。”
“第二把又是什么?”顾佑不禁发问。
“先听贫道说完上剑的。”王羲之略带怒色。
“至于上剑,则是不可以言喻,不可以形传,其威力无人可测,至今无一把可信的上剑问世。世人传灵宝天尊降世时曾携一上剑,以此于涿鹿灭魔平妖,但无人可知此事真伪。”
顾佑以几近诧异的眼光望着王羲之,王羲之都无法形容的“上剑”彻底超出了他的想象范畴。
“话说回中剑,你问的第二把中剑就是贫道要说的重点了。”王羲之继续娓娓道来。
“约四十年前,在鄱阳湖畔一草庐旁有灵石从天而降。灵石神力非凡,草庐所处的土丘竟倏忽拔地而起,化作一座高数百丈之山,山上仙气氤氲,飞瀑连珠,俨然仙山模样。”
“同一夜,布阵于江北的羯人军队不知何故被全数戮灭,南渡建康的晋廷从此转危为安。日后皇帝派人寻找到这座仙山,御赐名‘庐山’,它自此成为修仙者眼中圣地。”
“再往后,吾师葛洪寻访庐山,发现那灵石乃是一把未完全成形的仙剑,由于其间隐隐能看出龙形,吾师取道德天尊‘犹龙’之点,将其命名为‘犹龙剑’。”
顾佑对葛洪之盛名也颇有耳闻,他是丹阳人,曾任太守之官,失官后偶得天书五十卷,其书内容近于道家,遂以其书修道。经三十余年而悟得灵宝大道,遂开创灵宝派。
“这到如今也有几十年了,不知这剑成形与否?”
“实不相瞒,犹龙剑虽未成形,却隐隐有凶厉之气,先师葛洪由于常去庐山炼剑,晚年身体大不如前,最终被犹龙剑反噬,只留有冠履。”说到这王羲之眼中似有泪光闪现。
“自此贫道寻访有资质成仙之人已久,然从未有人真正符合,先师临终前曾做一谜语描述此人,应有‘顾佑’之名,你不但名字与先师所料完全符合,就连资质也是够的。”
王羲之掏出一张字条,由于时间太久,已经很是发脆了,其上字迹越发潦草,到最后已经不成字了。
顾佑凑近字条读起来:“予有生八十余载,而修仙凡六十载,尝悟身之有涯,又闻知也无涯,惜吾辈所求之道,仍非真道,唯因真道须有灵根之人可证。今大劫未至,而吾身大患已至矣。望汝寻是人,凡顾时得人右……”
看到此,顾佑豁然开朗,“顾”和“人右”组合起来不就是自己的名字吗?对此他甚至小有得意之感。
“贫道在东海刺伤小龙,落下的两滴龙血为你所吞。贫道想你的身体也许有了龙的特点,或许能不受犹龙剑伤害,可以掌控犹龙剑,依此成仙!”王羲之抚了抚顾佑头顶,
“虽然没有龙血相助你只会淹死于海中,但是天助自助者,没有你的奋力拼搏、不曾放弃求生希望,再多的龙血也帮不了你!贫道在击败小龙之后随时都可以搭救你,但还是一定要看着你亲自游上海岸,一切的艰难险阻终归都要经你自己之手消除!”王羲之继续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